[索引号] | 11610831016093803P/2024-01038 | [ 主题分类 ] | 政务公开 |
---|---|---|---|
[ 发布机构 ] | 子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2024-09-03 08:55:50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子洲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
子洲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子洲县财政局局长 丁峰
(2024年8月28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的委托,现将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财政收入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821万元,其中:
1. 2023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78万元,较2022年决算数增加1314万元,增长11.46%。具体分项是:增值税3344万元,企业所得税363万元,个人所得税179万元,资源税106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604万元,房产税205万元,印花税351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10万元,土地增值税424万元,车船税791万元,耕地占用税2万元,契税370万元,环境保护税5万元;专项收入1619万元,罚没收入1137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15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597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315053万元。分项是:返还性收入64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1049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03909万元。
3.上年结转结余1188万元。
4.调入资金9634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718万元,盘活存量资金调入8916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8352万元。
6.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81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13737万元,其中:
1.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517万元。
2.政府性基金上级专项补助3000万元。
3.上年结余结转2402万元。
4.一般公共预算调入718万元。
5.专项债券收入4100万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826万元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335826万元,较上年支出321882万元增加13944万元,增长4.3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91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1365万元,教育支出5102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60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71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91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279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94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6772万元,农林水支出8113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86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0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101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83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85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5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891万元,金融支出17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954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9389万元,其中:
本级财力安排的支出2590万元,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4100万元,上级专项基金补助支出1674万元,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022万元,债务发行费用3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3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8282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826万元,上解支出184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336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997万元,调出资金718万元,年终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11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
政府性基金收入13737万元,基金支出9389万元,上解支出11万元,调出资金718万元,年终政府性基金结余结转3619万元。
四、政府债务情况
年初政府债务累计8912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58927万元、专项债务30200万元。本年转贷收入2245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0600万元,专项债务4100万元,再融资债券7752万元。本年一般债务还本10336万元。截止2023年12月底,政府债务余额10124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6943万元,专项债务34300万元。本年上级下达我县地方债务限额110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764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4300万元。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2023年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收支。
六、社保基金收支情况
通过和市级决算,我县2023年社保基金收入4131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23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077万元;2023年社保基金支出3919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268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6507万元。年末滚存累计结余3858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621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370万元。
七、专户资金收支情况
(一)榆阳区对口帮扶资金。上年结余2893万元,2023年收入5400万元,支出217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117万元。
(二)苏陕协作资金。上年结余339万元,2023年收入4230万元,支出400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68万元。
(三)教育资金。上年结余86万元,2023年收入105万元,支出3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61万元。
八、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主要特点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可持续”要求,紧扣增收节支和提质增效两个重点,贯通科学理财和依法理财两条主线,打造阳光财政和法治财政两个品牌,突出财政精细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目标。财政整体保持了平稳运行、回稳向好、稳中有进,有力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收入,保增长,财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一是财源建设初见成效。大力实施财源工程,积极培植优质税源,初步形成药果羊多点支撑、煤气重点带动的税源体系。二是税收收入环比增长。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大环境回暖,经济税收回升向好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主动应对、攻坚克难,强化财税运行调度,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778万元,较上年增收1314万元,增长11.46%。三是扩大融资担保,坚持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完成了新增融资担保项目111个,担保金额7035.9万元,小微企业和“三农”占比达85%以上,风险率控制在5%以下;代办住房公积金业务55户,金额2595万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争资争项再创新高。紧盯中省市政策支持、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主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累计省市补助资金达317800万元,实现了专项资金争取、债券资金争取、人均财力争取“三个新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抓支出,促发展,财政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平衡预算”的原则,统筹资源,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兜底线,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826万元,较上年增支13944万元,增长4.33%。一是坚守“三保”底线。坚决贯彻落实“三保”工作“两个优先”精神 ,支出预算优先安排,不留缺口,资金拨付优先保障,不出问题,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二是落实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推进过“紧日子”制度化、常态化。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开支,严格控制办公用房维修及办公设备更换费用等支出。全县三公经费支出715万元, 较2022年减少24万元。三是保障重点支出。锚定目标、凝心聚力,优化资源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经济建设和民生项目等年度实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保障民生支出。今年来更加注重民生政策统筹衔接、协同推进,突出支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费、大病救助、残疾人困难生活补助等政策保障,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年民生支出完成27239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11%,财政支出实现了民生支出“两个80%”的要求,有力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拓展脱贫成果,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7490万元(含衔接资金24848万元),县本级投入1530万元。集中财力下沉一线,接力支持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底线,接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是统筹财政资源。接续清理整合,盘活存量,累计盘活以前年度存量资金8916万元,推进了可持续发展。
(三)抓改革,促创新,现代财政制度持续健全。一是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深化。积极围绕“数字财政”“智慧财政”建设,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全流程动态监控,预算一体化管理稳健运行。二是绩效管理改革初见成效。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持续推动一般公共预算纳入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预算执行与绩效监督更加深度融合。完成了整体支出评价240个,重点项目评价68个,涉及资金261400万元,完成380个巩衔项目涉及资金24484万元的绩效监督。三是财政信息全面公开。扎实推进了部门及所属单位预决算、绩效评价及“三公经费”信息全覆盖,在政府网站上全面公开、集中公开。四是组建评审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完善评审制度,规范评审流程,压缩评审时限,严把评审关口,完成财政投资预算评审391项,审减资金7208万元。五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全面推行数字化采购和公开招投标,切实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益,完成政府集中采购资金1223万元,节支率为0.41%。六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严把审批、强化监管,回收国有资产两处,盘活存量单元房23套和再生资源市场废旧钢架827.5万元,加强办公用房调剂和经营性资产租赁管理,促进国有资源合理配置。七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机制,依托“一卡通”兑付平台发放惠民补贴68项,资金累计达36600万元,确保了党的惠民政策更加规范、高效、便捷、安全落实见效。八是统筹推进其他改革。直达资金监管进一步强化;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逐步健全;电子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持续推进。
(四)抓管理,提质效,财政治理水平持续提高。一是加大“放管服”力度。收费项目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许征收,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乡镇财政基础建设。从基础建设、业务培训、干部管理方面持续加力,切实提高了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发挥好“最后一公里”监管作用。三是财会监督提升效能。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和重点民生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台账管理,逐项整改销号,以问题整改落实助推了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四是严格政府债务管控。严格执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制,开好融资“前门”,堵住举债“后门”,偿还本金10336万元,付息1954万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缓释可控。
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良好,各项指标完成均好于往年和预期,财政工作纵向有提升、横向有进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是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源结构单一,支柱性财源匮乏。永兴煤矿受煤炭价格低迷影响,税收收入还未达到理想目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全部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加之经济复苏进展缓慢,基础尚不牢固,财政增收后劲乏力。二是“三保”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和改革发展也急需资金保障,同时,债券资金偿本付息逐年递增,养老保险收支形势日益严峻,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尖锐。三是财政改革创新力度还不足,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还不高,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应用还不够,财会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健全完善,基层财政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提升。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今后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研判,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克服解决。
不妥之处,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附件:1、相关说明及名词解释.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