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10831016093803P/2020-02542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子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0-01-13 17:17:04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子洲县水利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子洲县水利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时间:2020-01-13
来源:水利局
分享:

子洲县水利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总体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子洲县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现将2019年子洲县水利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予以公布。报告全文包括网站发布(更新)信息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个方面内容。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网站发布(更新)信息情况

基础信息更新

领导信息

单位概况

机构职能

联系我们

4

1

1

1

动态信息发布

工作情况

财务信息

政务“五公开”

决策公开

执行公开

管理公开

服务公开

结果公开

11

12






百姓问政

咨询

建议

投诉



8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42

3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34

7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四、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2.重复申请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六)其他处理








(七)总计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年来,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继续强化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工作职责,以服务群众为目的,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以提高群众对政府信息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优化了栏目,加大了督促检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水利工作的发展和群众的期盼仍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完成政务公开工作的时效性还需要提升;二是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途径还需要拓展。

在新的一年里,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规定,加强学习培训,细化措施,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全面小康目标,以党建为统领,以项目为抓手,聚焦脱贫攻坚灾后重建生态治理、产业供水四大任务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切实加强水旱灾害防治,强化水利建设管理,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提高机关自身建设水平,全面推进水利发展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