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31016093803P/2025-00568 | [ 主题分类 ] | |
---|---|---|---|
[ 发布机构 ] | 子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2025-06-05 15:48:28 |
[ 效力状态 ]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榆林市南六县一体化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政策解读 |
一、背景依据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整合南六县产业发展资源实现一体化高质量打造的议案》(简称“五届人大一号议案”)要求,由市发改委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写组两次深入南六县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吸纳各方意见与建议。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多次召开调度会,围绕关键议题展开专题讨论,向南部各县及市直相关部门书面征求意见3次,先后收回书面反馈意见23份,经多轮修改完善后,形成《榆林市南六县一体化协同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审议稿,先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主要阐述我市南部县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总体布局、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统领今后一个时期南部县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产业定位。基于自然禀赋、发展条件和产业现状,打造全产业链有机高端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文旅相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二)重点任务。一是一体化统筹推进产业布局。特色种养业按照差异化、集聚化发展思路,划定核心区、辐射区,推动小米、山地苹果,生猪、白绒山羊等产业在核心区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完整产业链,并拓展、带动辐射区发展。文旅业按照“龙头景区带动,精品路线打造,纵深辐射全域”布局思路,推进景点景区增量提质,跨区域一体化布局设计旅游线路及“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推进与休闲农业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旅游点的纵横交联,实现点线面协同发展。二是一体化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围绕特色农产品,打造标准化种养基地、推进精深加工、健全销售服务体系,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并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三是一体化推进品牌建设与质量保障。实施品牌战略和质量兴农战略,推进特色优势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产品追溯体系,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四是一体化构建市场营销与物流体系。推进市场集散交易体系、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实施电子商务和外贸出口提升工程,创新和畅通多元化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全国、销往世界。五是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撑。打造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推动行业协会建设。六是一体化协同联动做强文旅业。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广、协同运营、联合监管、以旅兴产”的推进思路,统筹南六县文旅资源,编制跨县域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一体化打造、运营、监管,并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三)落实举措。一是组织保障。在市支持南部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一体化发展推动机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二是资金保障。统筹中省乡村振兴、南北对口帮扶、苏陕协作、省级县域经济等各类资金向南部县主导产业聚焦。三是要素保障。市级制定主导产业项目要素年度需求清单并动态调整,统筹土地、用电、用水等要素资源向南部县倾斜。四是人才保障。引进培养一批县域主导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五是机制保障。健全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产业协作对接,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创新放大产业集群效应。
三、解读人: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相关文件:榆林市南六县一体化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