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 主题分类 ] | ||
---|---|---|---|
[ 发布机构 ] | [ 发文日期 ] | 2025-05-23 20:40:20 | |
[ 效力状态 ]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电”靓和美乡村,照亮乡村振兴路 |
5月22日,由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定点帮扶捐赠的太阳能路灯在子洲县裴家湾镇王家园则村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此次共安装85根太阳能路灯,总投资12.75万元,覆盖村内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及村民集中居住区,彻底解决了夜间出行安全难题,惠及全村200余户村民,为村民夜间出行和村庄夜间环境带来极大改善。
坚持民生需求导向,精准解决“急难愁盼”
王家园则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复杂,原有照明设施老旧且覆盖不足,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群众“摸黑出行”的困扰,国网榆林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调研,将“电靓和美乡村”列为年度重点帮扶项目,结合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滞后等现状,采用“零电费、免维护”的太阳能路灯方案,既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又契合“双碳”目标要求。
高效施工保障,村民参与共建
项目自5月12日开工以来,施工团队克服山区地形复杂、酷暑天气等诸多困难,仅用10天完成基础浇筑、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施工过程中,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参与质量监督,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和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透明化、规范化。每盏路灯配备智能光控系统,可自动感应环境亮度并调节照明时长,预计每年为村集体节省电费约1万元。
点亮乡村夜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
路灯启用后,每当日落西山,路灯自动亮起,村内夜间活动显著增多,村民在乡间的道路上散步、话农事、锻炼身体,文化广场也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拉家常的新场所,土豆淀粉加工、手工粉条制作等特色产业夜间运输效率提升20%。村民王海军(残疾人)感慨:“以前一到晚上,村里路上黑灯瞎火的,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有了这些路灯,晚上出行方便又安全”。村支书表示,路灯工程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更增强了村民对乡村振兴的信心。
长效帮扶机制,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在王家园则村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此前,公司已捐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安装光伏板,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创收,有效解决了村集体产业发展难题。此外,公司还对王家园则村的电网布局进行勘察与优化规划,未来计划扩建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产业帮扶方面,公司持续支持土豆淀粉、粉条加工厂的改造升级,并提供市场信息支持,助力产业发展。
此次太阳能路灯项目的圆满完成,是国网榆林供电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生动实践,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实际行动。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还提升了村容村貌,同时也照亮了乡村振兴路,为子洲县王家园则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