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31016093803P/2025-00743 | [ 主题分类 ] | 财政 |
---|---|---|---|
[ 发布机构 ] | 子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2025-08-25 16:00:27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子洲县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
子洲县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子洲县财政局局长 丁峰
(2025年8月21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的委托,现将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财政收入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605万元,其中:
1. 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69万元,较2023年决算数增加1091万元,增长8.54%。其中税收收入7199万元,非税收入6670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358753万元。分项是:返还性收入64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199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38145万元。
3.上年结转结余1100万元。
4.调入资金8375万元,其中盘活存量资金调入8375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2511万元。
6.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99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15450万元,其中:
1.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16万元。
2.政府性基金上级专项补助10081万元。
3.上年结余结转3619万元。
4.一般公共预算调入1134万元。
5.专项债券收入3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万元,其中:
1. 国有资本经营上级补助收入12万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573万元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384573万元,较上年支出335826万元增加48747万元,增长14.5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676万元,国防支出21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339万元,教育支出5143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78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18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61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943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16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525万元,农林水支出10082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945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0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73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12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60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32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566万元,金融支出1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023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7348万元,其中:
节能环保支出248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195万元,农林水支出383万元,专项债务安排的支出30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848万元,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134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2760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573万元,上解支出145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1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623万元,调出资金1134万元,市内其他县市(区)横向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支出916万元,年终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109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
政府性基金收入15450万元,基金支出7348万元,上解支出51万元,政府性基金结余结转805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终结余12万元。
四、政府债务情况
年初政府债务累计10124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6943万元、专项债务34300万元。本年转贷收入1281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2511万元,专项债务300万元。本年一般债务还本814万元。截止2024年12月底,政府债务余额11324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8640万元,专项债务34600万元。本年上级下达我县地方债务限额119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851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4600万元。
五、社保基金收支情况
通过和市级决算,我县2024年社保基金收入4677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42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351万元;2024年社保基金支出4260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37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8239万元。年末滚存累计结余4274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4126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482万元。
六、专户资金收支情况
(一)榆阳区对口帮扶资金。上年结余6117.42万元,2024年收入4500万元,支出5409.3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208.08万元。
(二)苏陕协作资金。上年结余568.02万元,2024年收入4000万元,支出3927.5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40.47万元。
(三)教育资金。上年结余161.02万元,2024年收入135.83万元,支出230.0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6.76万元。
七、盘活存量资金收支情况
盘活存量资金上年结余885.11万元,2024年盘活存量资金8452.89万元,按照原渠道安排并实际支付资金861.99万元(文件下达997.99万元,实际支付资金861.99),调入财力资金8374.75万元,结转下年结余资金(巩衔资金)101.26万元。
八、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主要特点
202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严控债务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持续推动了全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开源节流,财力保障再上台阶。一是税收收入环比增长。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主动应对、攻坚克难,强化财税调度,深挖增收潜力,堵塞跑冒滴漏,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增收。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8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28%,较上年增长8.54%。财政收入好于预期,收入质量持续改善。二是争资争项再创新高。紧盯中省市政策支持、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主动汇报衔接,积极向上争取,累计争取省市补助资金达367925万元,有力保障了县域经济运行。三是财政支出持续扩大。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573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52%,达到了近年来财政支出最好水平,有效保障了高质量发展需要。
(二)优化结构,着力保障重点支出。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平衡预算”的原则,统筹资源,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兜底线,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一是坚守“三保”底线。坚决贯彻落实“三保”工作“两个优先”精神 ,支出预算优先安排,不留缺口,资金拨付优先保障,不出问题,切实兜牢兜实了“三保”底线。二是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非重点和刚性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供养人员、“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三是统筹财政资源,接续清理整合,盘活存量。累计盘活以前年度存量资金7596万元,调入预算,科学配置,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保压并举,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完成3098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财政支出实现了民生支出80%的要求,有力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完成51430万元,落实了“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疗卫生健康支出19434万元,巩固了全民基本医保,推动深化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了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和优势专科建设,筑牢群众健康防线。三是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抢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县政策机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财力一线。完成中省市衔接资金投入22670万元,县本级投入1550万元,接力支持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底线,接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守正创新,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一是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依托“财政云”管理平台,实现了预算编制、执行全流程动态监控,预算一体化管理稳健运行。二是绩效管理改革初见成效。完成了分部门分行业指标体系建设,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全面启动上线运行,完善了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注重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日常运行监控和绩效结果运用。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项目867个,涉及资金129232万元,完成了51个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涉及资金44086万元,对2629项目涉及资金521万元的绩效目标进行了管理系统汇审,开展了重点项目(含衔接资金)绩效监督与绩效目标监控和23个预算单位绩效自评报告质量专项检查。三是全面启动评审工作。规范评审流程,压缩评审时限,严把评审关口,累计评审项目631个,送审预算金额172972万元,审定金额160504万元,核减金额12468万元。
(五)精细管理,治理效能稳步提升。一是强化财会监督。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持续深化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和重点民生及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了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村级财务等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实行台账管理,逐项整改销号,以问题整改落实助推了财政经济稳健运行。二是财政信息全面公开。扎实推进了部门及所属单位预决算、绩效评价及“三公经费”信息全覆盖,在政府网站上全面公开、集中公开。三是畅通直达机制。深入开展了财政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完善了发放机制,依托“一卡通”兑付平台管理惠民补贴69项,资金累计达21927.15万元,确保了党的惠民政策更加规范、高效、便捷、安全落实见效。
2024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财政经济总量小,保障水平低,资金需求大,自有财力弱,更多依赖上级转移支付的特征和问题特别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源结构单一,支柱性财源匮乏,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税收收入贡献不足,减收因素叠加。二是“三保”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尤其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人员经费缺口达1.8亿元。三是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和改革发展也急需资金保障,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尖锐。四是财政管理水平还不高,财会监督制约机制有待进一完善,基层财政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今后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研判,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克服解决。
不妥之处,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附件:1、相关说明及名词解释
2、子洲县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附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