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2月28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28日在子洲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子洲县人民政府县长叶庆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去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繁重任务,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进取意识,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全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44.03亿元,同比增长2.5%;县本级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同比增长18.6%;财政总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945万元,超收94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同比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98元,同比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22元,同比增长9.1%。

特别要向各位代表报告的是,我们实施了十件民生实事和五件社会发展大事,全县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民生优先,完成了十件民生实事。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启动了第四幼儿园、苗家坪新区小学建设,引进6名省级名师到子洲中学支教,我县中考成绩在全市进了四个位次,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二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组建了全县第二个流动医院,镇村一体化和“一村建站、联村服务”模式在全市推广,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专程来我县调研,子洲经验得到中省市高度肯定。三是改版升级了电视台栏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低保户可以免费收看有线电视,全县电视覆盖率达到92%。四是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县干部群众的大病救助机制,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五是整合了全县学生资助资源,资助学生541名,发放资金572万元。六是整合了全县培训资源,职教中心成为我县第一个创业孵化基地,实施技能培训1万多人次。七是实施了城中村“三沟”综合治理,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初见成效。八是创新扶贫机制,启动了产业精准扶贫“工具包”行动,实现了37个贫困村、1.9万贫困人口脱贫。九是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在县本级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筹资468万元解决老干部待遇遗留问题。十是县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入驻单位27个,办理业务149项,延长了服务半径、缩短了服务距离。

厚植发展基础,实施了五件社会发展大事。一是县城中心广场和体育场完工并投入使用,结束了子洲县城没有休闲娱乐广场和综合性体育场的历史。二是提前一年完成县城河堤工程,修筑河堤4.2公里,提升了县城防洪能力,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三是抢抓农村道路建设机遇,实施通村水泥路33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8.9%。四是依托退耕还林栽植核桃6万亩、苹果3万亩,实施了中心广场、大理路等县城绿化工程,绿化通村道路420公里,完成瓜则湾“四大名山”道路景观工程27公里,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五是完成550个行政村财务审计,规范了农村“三资”管理,全面实行村财乡管,切实维护了农村稳定发展局面。

各位代表,去年7月18日,我县遭受严重暴雨冰雹灾害,1.5万人口受灾,造成一人遇难,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我们积极向省市争取灾后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实施了石沟村综合治理工程、县城排水管网清淤等应急抢险工程。在灾害面前,再次展现了子洲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不容回避的是“7·18”自然灾害暴露出我们的城市供水、排洪、电力、通讯等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我们的安全监管、应急处置和管控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

2015年各项主要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回顾“十二五”,这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2013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适时对“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评估,通过前瞻性、战略性谋篇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目标、产业导向、战略举措、发展路径,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开创了“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促改革”的新局面,“实力子洲、幸福子洲”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我们稳增长、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了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县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十二五”末达到44.0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9倍;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4%,“十二五”末分别达到1.79亿元、7945万元,是“十一五”末的2.06倍、2.53倍;“十二五”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89亿元,其中县本级完成76.8亿元,是“十一五”的2.52倍和3.21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2.7%、8%,“十二五”末分别达到8322元和23598元,是“十一五”末的1.82倍、1.47倍。

——“十二五”期间,我们强基础、扩总量,农业种植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一是农业主导产业得到优化调整。确立了“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路径。果业发展迈入产业化轨道,山地苹果发展到15万亩、核桃发展到13万亩。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个、500亩以上苹果示范园19个,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核桃示范园25个,万亩核桃示范乡镇4个。我县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第八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上,子洲黄元帅和红富士分别获得优质苹果金奖、银奖。我县山地苹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模式,在全省山地苹果现场观摩会上得到省果业局高度肯定。中药材种植向优势区域集中,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制定了子洲黄芪省级地方标准。巩固旱作农业优势,平常年份粮食产量保持在10万吨以上。子洲黄豆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畜牧业呈良性发展态势,全县羊子饲养量达到57万只,肉类、禽蛋、奶类年产量分别达到1.4万吨、3600吨、1万吨。二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编制了全县山地苹果、核桃、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八大配套服务体系,成立了果业办、核桃产业服务中心,苹果、核桃和中药材产业协会成立并运行,实现技术、信息、资源共享,增强了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能力。依托省级肉羊基地县建设,新建了2个羊子良种繁殖基地,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投入使用。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成省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4个、县级农业园区8个。建设基本农田5万亩,整理土地20.5万亩,流转土地24万亩。新建加固淤地坝388座,改造渠道37.6公里,恢复灌溉面积6700亩,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新建和改造电力线路343公里,电网负荷达到3.4万千瓦。建成了县乡村三级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三农”能力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们优服务、提产能,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达到35.9亿元,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7亿元,增长3.5%。工业销售产值35.5亿元,增长4.3%。一是园区配套设施进一步成熟。苗家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3亿元,工业大道建成通车,完成了颐和小区路网建设。11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消防队站建成运行,园区入驻企业12户。二是能源开发利用有了新突破。累计生产原油17.3万吨。天然气年产量达到13亿方,累计开采41.5亿方;全县首个天然气液化项目建成投产,累计液化天然气46.8万吨;乡镇气化工程加气母站建成,老君殿试点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城区集中供热项目稳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永兴煤矿开始矿建施工。三是农副产品加工有了新提升。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市级龙头企业16户,年加工黄豆6万吨、蓖麻4万吨、小杂粮1000吨、黄芪等中药材500吨、肉类120吨,生产粉条4000吨、白酒300吨。

——“十二五”期间,我们聚人气、抓培育,第三产业后发优势凸显。一是传统服务业得到巩固提升。“十二五”末三产占生产总值比重3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亿元,从销售额看,批发业1.7亿元、零售业2.6亿元;从营业额看,住宿业8768万元、餐饮业1.6亿元。“十二五”末交通货运量达到120万吨,快递业务量达到80万件。二是现代服务业实现扩面提质。金融业加快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8亿元,增长6.2%;贷款余额17.8亿元,下降3.6%。4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1万户。物业家政、信息中介、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编制了《子洲地方名优产品名录》。三是新业态加速发展。成立了惠民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公司和供销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与阿里巴巴、云农场、新浪等驰名网商达成合作意向,云农场在县城建立了总站,在乡镇建立11个村级服务站。四是文化旅游实现良好开局。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金鸡山旅游文化园修建性详规。央视七台《舌尖上的马铃薯》和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来我县拍摄,提升了子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举办了首届“四大名山”旅游文化节暨自行车爬坡赛,西峰寺景区成功申报为全县第一个国家级3A景区。自驾游、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逐年升温,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十二五”期间,我们搭平台、出政策,全民创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启动全民创业战略,激发了全县发展潜力和活力,“能人引领创业”、“返乡创业”与“草根创业”良性互动发展。全民创业实施两年来,发展实体经济1726个,撬动社会投资近9亿元,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过半,达到56.9%。返乡创业900多户,投资百万以上300多户。累计扶持全民创业项目668个,实现产值1亿元。全民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户免费代办手续768件,中小企业产品展销厅展出各类特色产品138种。

——“十二五”期间,我们补短板、提管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35.7%,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一是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县城规划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编制了县城排水、绿地等专项规划,完成了县城5个片区修建性详规和7个建制镇总体规划。二是城市品位得到提升。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开启了县城三年建设计划(一年补短板、两年大提升、三年变宜居),完成拉大县城框架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四大工程,大理路全线打通并拓宽、滨河公园建成开放、中心广场和体育场投入使用、河堤工程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改造了县城供水和污水管网。硬化巷道37条,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建成“三横六纵”市政道路环网。完善了城区道路交通标识及交通指挥系统,新增停车位600多个。新建水冲式公厕10座、垃圾中转站1座。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实施了小河沟、冯家沟、三何沟综合治理工程。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了“抓点、连线、扩面”提升工程,统一了乡镇沿街门面牌匾,美化了公路沿线建筑墙体立面,完成了一批供排水、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工程。完成淮宁河、小理河等6条中小流域治理工程,新修堤防15.7公里。开展了产业发展、乡村绿化、道路硬化、卫生整治等系列工程,建成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46个。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32个。新建沼气池2800口。四是创建工作卓有成效。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关键环节病媒生物防制顺利通过省级考核。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在省级技术调研中位居全市前列。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创建基本达标,在省级现场调研中名列全市综合第一。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们抓绿化、重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生态绿化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完成三年植绿大行动,启动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实施了千里绿色长廊、退耕还林等绿化工程,造林13.9万亩,绿化道路530公里,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24.3%。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28平方米。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子,得到省政府高度认可。二是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平方公里。县城污水收集率达到80%,垃圾处理率达到89%。乡镇成立了环卫站,乡镇垃圾填埋场实现全覆盖。加强了水源地保护。油气“清洁文明”井场达标率和含油废水回注率均达100%。三是狠抓节能减排。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较“十一五”末净削减7.5%、10.5%,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化物较“十一五”末净削减6.5%、6.8%。城区天然气用户达到6120户,入户率达到51%。空气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开展PM2.5等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监测,城区空气好于二级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创建省级生态镇2个、生态村2个,市级生态镇4个、生态村35个。

——“十二五”期间,我们兜底线、惠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进步。“十二五”期间,坚持落实民生投入“两个80%”要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一是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4万户、6.9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启动了三年脱贫攻坚行动,完成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出台了《产业精准扶贫“工具包”行动方案》等文件。我县列为全省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二是教育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出台了一系列“重教、支教、强教”政策,提振了全县办教育的信心。建立了教育长效投入机制,县财政注资500万元设立了教育奖励救助基金。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公开竞聘城乡校长15名,招聘教师378名。第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新建和改建幼儿园37所。启动了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4%。优化调整了城乡20所中小学布局,改扩建了大理河小学。子洲中学创建为省级标准化高中,优质生源外流呈现下降趋势。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全部配备了电子白板,建成标准化电教实验室25个。三是医疗服务开创了新模式新中医院和县二院投入使用,县医院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完成裴家湾卫生院改造和双湖峪镇卫生院搬迁,启动了周家硷、淮宁湾等7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4%,报付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30万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县镇村一体化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建成“一村建站、联村服务”卫生服务站30个。两个流动医院为16832名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免费体检9408人次。乡镇卫生院实行“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模式。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19‰,自然增长率为6.29‰。四是人才和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5600多个,安置5300多人。招录公务员22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74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79人,招募特岗教师156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478人,定向培养园艺专业人才13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安置复转军人247人。完成技能培训3.4万人次。累计转移劳动力33万人次。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实行了职级工资制。五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建立了完善的医疗、生育、工伤、养老、失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6%。贫困家庭子女助学、大病救助、慈善捐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农村幸福院18个。开展了低保整顿清退工作,清退5386人、新增5127人。建设各类保障房3928套,竣工2407套,入住2125套。完成棚户区改造539户,改造农村危房4480户。六是文体广电事业有了新发展。文化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建成博物馆和民俗展馆。创办了老年大学,党校迁入新址。完成了二轮《县志》修编工作,编撰了《李子洲传》。开展了两届“子洲好人”评选活动,全县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入选陕西好人榜。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少儿体校向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65人。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3.5万套,新建农村广播网280个。电视台设备实现数字化,办台水平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们抓稳定、促和谐,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通过了全省维稳工作先进县考核验收。一是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破获刑事案件1790起、查处行政案件4114起。实施《三年禁毒规划》,收戒吸毒人员1684人,涉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强制隔离戒毒所主体完工。建成了公安指挥大厅、报警监控联网系统。组建“红袖章”农村治安巡逻队和群防群治组织23个。二是信访秩序得到规范。建成了县信访接待大厅,全面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县级领导接访制度,息诉罢访率达到80.6%。积极办理网上信访案件,办理中省市交办信访案件162件,结案率95.6%。化解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55件。圆满完成“一控三降”目标。三是依法治县扎实推进。创建了法治乡镇 8个,民主法治村(社区)20个。健全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机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0%以上。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5个,提供法律援助299件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832件。四是公共安全形势平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责任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完成应急粮油物资储备,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有效维护物价市场稳定。建立了县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制定和修订各类应急预案32件,增强了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们促创新、增活力,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健全了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积极配合全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完成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了“多规融合”。完成公车改革,成立公车运营机构。山区农业现代化、公共卫生、农村养老、社区服务、社会治理、干部培养管理、工作推进落实、全民文明素质养成、盘活用好编制资源、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等十项自主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县域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当前,我县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出现。一是农业转型任务艰巨,农业技术人才短缺,新的主导产业处于培育期,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依靠石油、煤炭能源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农副产品加工层次较低,工业经济在艰难运行中寻求突破;三产发展滞后,新的接续产业培育较慢。三是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任重道远。四是财政增收依然比较困难,没有稳定的财源支撑,教育、医疗、扶贫、车改、工资等民生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自我发展和民生保障能力不强;五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阻工现象时有发生,以及项目建设资金紧张,制约项目建设的土地、水资源等问题解决难度较大。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克服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十二五”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努力克服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尤为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政策叠加的有利机遇,奋力实现后发赶超、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并重,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国家政策机遇,为我们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得益于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无私奉献;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积极参与;得益于县乡两级政府加强自身建设,转变作风,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向驻子武警部队、消防官兵,向各位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子洲改革发展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既面临许多挑战,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挑战有:一是突破要素瓶颈的挑战。我县资源种类相对多,但赋存条件差,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才匮乏,县内投资能力不足,成为发展的重大瓶颈。实施主体功能区“负面清单”之后,来自创新、协调、绿色发展要求将更为严格。二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经济总量小、没有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整体产业科技含量低,企业缺乏活力,发展方式粗放。倒逼我们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创业转型升级。三是实现全面脱贫的挑战。实现精准脱贫和贫困县摘帽,是“十三五”的硬任务。全县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复杂,脱贫任务极其艰巨。四是应对区域竞争的挑战。我们与相邻各县资源禀赋类似、发展思路趋同、项目布局重复,产业产品同质化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如何扬长补短,抢抓市场机遇突围,实现率先发展,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勇气和担当。五是深化改革治理的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宽、系统性强、利益关系复杂,任务艰巨,真正落到实处困难重重。

主要机遇有:一是新常态发展理念带来的战略机遇。国家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省上实施苹果北扩战略,渭北苹果进入调整期,陕北山地苹果在加快发展中赢得了先机。各级加大精准脱贫投入力度,实施“五个一批”战略,为贫困县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带来不少项目机遇,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力度前所未有。对以山区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的子洲来说,迎来了绝好的战略性机遇。二是中省市战略规划带来的政策机遇。从国家发展规划来看,子洲被纳入《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级综合性规划之中。在省级层面上,子洲被确定为“全省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 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陕西省肉羊基地县”。市委、市政府落实中省规划和战略定位,高度重视子洲的发展。各级规划定位,都赋予了相应支持政策,从而给子洲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机遇空间。三是重大项目部署带来的资金机遇。“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投入,加大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改造、城镇电网、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省上将加快榆林跨越发展新 27 条政策的持续推进;市上将加大南北统筹发展的力度。我们可以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安排一批重大基础项目。四是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当前,我国已到了由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迈进的转型期。经济质量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加速供给侧改革,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也向新的高度提升。绿色有机传统粗粮、果品、蔬菜及其加工品倍受市场青睐。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为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打造绿色产品基地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五是自我发展形成的内生机遇。经过多年的实践,“全域子洲”理念和全民创业形成了强大的发展磁场,全县上下“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的愿望更加强烈,一大批在外创业和工作的子洲人心系家乡,县内外两支力量、两个市场互动互联、紧密配合,将开创全县创新创业发展新格局,为我们推动新一轮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大内生后劲。

综合分析,“十三五”期间,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聚焦子洲看子洲,我们有不足,也有优势;跳出子洲看子洲,我们有差距,更有潜力;放眼未来看子洲,我们有挑战,更要有所作为。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就一定能实现新跨越。

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子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

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坚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创新创业为引擎、脱贫攻坚为抓手,统筹实施生态立县、农业富民、工贸增效、文化铸魂、旅游塑形、城镇提质战略,扎实推进主导产业培植、民生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优化、治理体系完善等重点任务,逐步建成陕北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县、全省创新创业先进县、全国绿色产品基地县,开启实力子洲、幸福子洲建设新篇章。

到2020年实现“一建成、两提升、三跨越、四翻番、五联增”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支柱产业成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实现较大跨越;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努力实现工业增量、农业增效、三产增速、生态增质、民生增福总体目标。具体指标为,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人均GDP3.2万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个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今后五年的工作要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把深化改革作为稳中求进的根本动力,将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扎实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全民创业、教育卫生、生态文明、财税金融、行政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

二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突出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功能的完备性、管理的高效性,进一步完善专项规划,统筹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完成“一城四创”任务,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着眼于打基础、兴产业、优服务、强功能,扎实推进马蹄沟、老君殿、周家硷等重点镇建设,每年至少建成20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大理河、小理河、淮宁河沿线和瓜园则湾旅游景区周边实现美丽乡村达标,全县80%以上的常住人口居住在城镇和重点村。

三是坚持生态先行、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提高环境治理为核心,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积极调整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加快果业发展,为国家建生态屏障、为农民建绿色银行。扎实推进国土绿色化,实现城镇、村庄和乡村道路绿化全覆盖,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35%,城区绿地率达35%。达到省级生态县目标,市级以上生态村达到80%,省级生态镇达到50%。

四是坚持转型升级、开放发展。坚持“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以“强基础、建园区、抓服务、创品牌”为主攻方向,按照“五位一体”要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山地苹果、核桃发展到65万亩。推进小理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山区农业现代化样板工程。按照“强气、稳油、兴煤”的思路,高度关注煤油气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新技术,“十三五”末,天然气年开采量达到20亿方,就地转化利用率60%以上。紧紧抓住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机遇,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改升级,打通全产业链,实现增效增值。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搭建“全域创客”平台,使创新创业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实施“十件民生实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结提升医疗服务改革创新经验,完成县医院改造工程,县医院、中医院创建为二甲医院,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统筹解决近期脱贫、长远致富问题,全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具包”行动,2017年底实现5.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持续提高就业、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富民与强县的和谐统一。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按照县委全委会确定的发展思路,突出“乡村兴产业调结构、城镇补短板树形象、民生重保障促公平、生态增容量重提升”,实现“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县内生产总值47.11亿元,增长7%;县本级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增长8.8%;地方财政收入8000万元,增长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亿元,增长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63元,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4元,增长9.4%。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保持“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定力,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主导产业上规模。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新建高标准山地苹果基地3.6万亩,改造低产果园5000亩。新建核桃基地4万亩。推进苗木基地建设,发展苹果苗圃120亩。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0万亩,建设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8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0万吨。新建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3000亩。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启动小理河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发展特色水果、设施蔬菜、花卉盆景等产业。

二是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全县羊子、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8万只、15万头、56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5.6亿元。新建种羊繁育场1个,羊子人工授精站2个。加快发展饲草产业,推广秸秆饲草化利用技术,建成秸秆养畜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5个,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60%以上。完善民办公助的动物疫病防控机制,有效应对疫情。

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培训农民1万人次。培育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30个。全面启动小理河区域农业示范园建设,申报省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5个,认定县级园区5个。

四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4000亩。促进土地规范流转,高标准流转土地6万亩。新建泵站10处、机井10口、水窖30口,鼓励建集雨窖。加固淤地坝30座,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新建通村水泥路50公里,新修生产道路80公里。实施防雹炮点升级改造工程,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能力。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五是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整合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技人才柔性流动和下基层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以项目支持、资金入股、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结成利益共同体。

(二)巩固提升工业经济。坚持分类施策,助力企业发展,保持工业平稳增长。

一是推进能源开发利用。鼓励长庆油田公司提高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天然气产量保持在13亿方以上。支持延长石油集团依靠现代工艺提高油井采收率,原油产量稳定在2万吨。稳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搞好服务保障,支持金源天然气液化厂和程远洗煤厂满负荷生产。加快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和乡镇气化工程建设。

二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之路。鼓励三丰、富华、天赐、鼎盛等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做好大豆、蓖麻、黄芪等下游产品研发。成立雪花果馅、粉条、养殖等产业协会,引导产业集聚,实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推进肉类果品鲜活农产品初加工和有机饲料加工。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企业业务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实施企业培植计划。继续实行“一企一策”培植计划,全年培育“四上”企业2户。强化工业经济分析研判和运行调度工作,把握供给侧改革机遇,促进产销衔接和有效产能释放。坚定不移地推进品牌化战略,让“子洲好产品”畅销全市、走向全国。指导企业推进股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实现应统尽统。优化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增强入园企业活力。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紧盯消费热点,创造新供给,开发新需求,实现新增长。

一是着力促进消费升级。支持土地整理、种养管理、疫病防治、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升商贸物流、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档次水平,启动仓储物流专业市场建设前期工作。推动婴幼儿看护、美容护理、康体健身和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搬家保洁、辆保养维修等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发展。鼓励建立农村综合性服务网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

二是积极培育新型业态。整合部门资源,推进电子商务有序发展,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户。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宣传和销售特色产品,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城市无线网络和农村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快递服务下乡进村入户。

三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发展红色旅游,积极融入全市“毛主席转战陕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维修改造巡检司毛主席转战陕北居住地。加强对旅游景区新建项目的规划审批,完善西峰寺3A级景区道路、停车场、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推动体育运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融合发展,举办第二届“四大名山”旅游文化节暨摄影大赛。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商品。

(四)持续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措施,释放民智民力,打造发展新引擎。

一是建立“全域创客”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县内、连接省市、辐射全国的子洲在外人员信息网络平台,年内完成70%的信息录入工作。营造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积极引导返乡创业,培育全域发展新动力。

二是优化创业工作机制。抓好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县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坚持财政扶持力度不减,继续投入1000万元资金,整合资金6000万元,新发展各类经济实体1000个,撬动社会投资5亿元。改进财政支持创业发展方式,按照“直接变间接、分散变集中、无偿变有偿”的原则调整扶持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支持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公共服务和包装加工领域项目,完成榆林、西安全民创业特色产品形象店建设。启动子洲山地苹果和核桃品牌宣传工作,制定“子洲黄豆”省级地方标准,引导企业使用“子洲黄豆”专用标志。坚持城乡并重,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创新创业模式。

三是拓展全民创业模式。支持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参与企业技术升级、新产品开发。鼓励发展与扶贫结合的项目、整村推进项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汾阳核桃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提升山地苹果、核桃、羊子等产业发展水平。加大科技项目争取力度,完成山地苹果试验示范站建设。巩固政银企对接平台,协助企业争取创业贷款和创业户联保贷款。

(五)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以县城建设为龙头,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着力提升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一是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依法科学编制规划,完善县级专项规划。完成建制镇和一般乡镇总体规划。强化城市规划委员会职能,严格执行规划。

二是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启动子洲展览馆、苗家坪文体中心、广场石牌楼建设,实施县城东西标志性大门建设,完成苗家坪摩崖石刻工程。完成县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新建双湖街社区服务中心。完成双湖街路面改造。优化地下管网布局,改造城市排水排污管网。推进县城后备水源项目建设,与省水务集团开展县城供水合作。实施祥和、东关农贸市场提升工程,新建颐和小区农贸市场,完成石刻、养殖、废品收购等专业市场建设。实施县城垃圾处理场扩容提质改造工程。

三是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完成省级园林、环保模范县城创建任务并通过验收,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暗访考核,做好迎接省级卫生县城复检工作。整合部门职能和资源,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局,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城市精细管理年”活动,实施拆除违章建筑、闲置土地利用、重点部位环境卫生、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天然气管线安全隐患等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城市建设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城市建设数据信息库。持续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子洲好人”评选等文明创建工作。

四是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推进马蹄沟小城镇和苗家坪安置房建设。围绕生态镇和生态村创建,继续加大镇区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力度,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9处,解决1.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发放太阳能热水器200台。结合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小村并大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六)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机遇、争资金、上项目,继续储备、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

一是加快建设促进度。全县40个重点项目,在3月和5月份两个时间节点全部开工建设。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启动307国道过境线改线项目,完成路基和桥隧主体工程。实施西庄至侯石畔8.1公里三级公路项目。提升水利保障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淮宁湾农田水利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改造高压电力线路33.5公里、低压电力线路5公里,下户线改造2.2万户。保障建设用地需求,供应土地400亩,盘活存量土地50亩,组件报批300亩。加快推进27个重大前期项目基础工作。

二是抢抓机遇争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加大项目的论证、规划、申报、衔接力度。精准招商引资,围绕山区农业现代化、新能源利用、城乡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招商引资。编制全县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研究各级财政政策及行业投资政策,实行政企联动、部门捆绑,争取政策性财源、转移支付资金和债券项目资金。

三是强化管理抓项目。完善县级领导包抓项目办法,实行一个项目配套组建一个指挥部的推进措施,落实领导推进、企业融资、集中协调和督促检查机制。严格项目管理程序,重点抓好项目的前期论证、预算审查、招投标、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项目决算审计,加强对随意扩大建设规模、随意调整变更项目、随意增加项目预算情况的审查监管。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国家政策,严格兑现政府承诺,严格执行补偿标准,严厉打击无理阻工行为。

(七)切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足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县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并扩大实施规模。

一是持续实施“五年植绿大行动”。扎实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城乡绿地面积、提升绿化养护水平。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完成农村水泥路沿线绿化工程。广泛开展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道路两旁、河流沿线、乡镇政府驻地及周边绿化行动,完成30个村、5个乡镇“点线面”绿化任务。实施工程造林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1万亩。种植柠条1万亩。认真开展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以及严重污染耕地的调查统计工作,利用好国家政策,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狠抓封山禁牧、林地征占用、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林木资源管护工作。

二是加强生态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市级生态县创建,加强主体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扩建任务,启动环境监察和监测标准化建设。促进节能减排装备、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绿色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推进秸秆禁燃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

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围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扎实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开展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推进老君殿镇、马蹄沟镇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撬装式污水处理系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强化对工地、道路扬尘的日常监管,提高城市街道机扫率。

(八)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发展为民,办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一是全力攻坚三年脱贫目标。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办法,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实现2.86万贫困人口脱贫,52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实施52个贫困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扎实推进扶贫“工具包”行动,扶持8200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小型加工等产业增收项目。资助贫困学生1000名。发放扶贫贷款贴息200万元,贫困户贷款5万元以内全额贴息。积极配合中省市扶贫单位开展“两联一包”工作,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扎实推进省定精准扶贫产业试点县项目,带动800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黄豆、劳务、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5915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兜底保障。

二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狠抓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培养培训、考核管理,完善一线教师激励机制,积极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队伍积极性。举办全县课改推进现场会和展示会,扩大课改试点范围。扎实推进省级“双高双普”县创建,完成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任务。加快苗家坪新区小学和职教中心实训大楼项目建设。核定全县学校教职工编制,促进机构编制布局与教育教学工作协调发展。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学校三年质量提升指标体系,开展多方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三是实施健康子洲行动计划。完成县医院升级改造主体工程和周家硷等7所乡镇卫生院国债资金建设项目。加强三所县级医院的综合能力建设,带动全县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实行公立医院理事会治理结构。扩大县镇一体化改革范围,县医院和中医院各新托管2个乡镇卫生院。完善中心村卫生站服务模式,切实发挥村医作用。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搞好卫生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是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开发就业岗位1800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落实免费培训、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争取2000万元的创业贷款资金,创建1个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搭建招聘平台,做好企业与人才的对接工作。巩固培训资源整合成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创收6.2亿元。大力引进和培养紧缺型人才。

五是持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000人、13.6万人、2.4万人、6000人、9500人、1.3万人。加快推进“社保卡”建设,方便城乡群众享受社会保障服务和金融服务。完善大病救助机制,着力解决因病返贫问题。严格执行五保复审清查制度,加大城乡低保清理力度,实现低保和贫困、残疾人口信息共享。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政策,完善孤残儿童信息数据库。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管养老机构。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模式,推广徐家河幸福院、西庄惠德院“爱心灶”等养老服务模式,出台农村幸福院经营管理实施办法。推进殡葬改革,启动公墓选址工作。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加快保障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房入住率。

六是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积极开发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产业。认真落实低保户免费收看有线电视的惠民政策。完成数字电影院建设,改建县城无线差转台,启动《李子洲纪录片》拍摄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全县校园足球联赛。突出少儿体校办学特色,努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切实办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一是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问题,开工建设县第三幼儿园,确保县第四幼儿园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二是大病救助扩面提标,整合部门和社会救助资金1000万元以上,救助起付线由3万元降低到2万元,进一步扩大救助病种范围,减轻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大病治疗的负担。三是有效解决城区“出行难”,完成双湖街1.3公里路面改造任务,打通城区大众巷和交运局西巷2条断头路。四是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投入资金,增加检疫检验设备,严格监管食品生产加工链,降低农药、化肥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坚决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五是推进城镇气化工程,新增天然气用户1200户,有效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六是加大脱贫力度,发展生产脱贫4480户、易地搬迁脱贫750户、生态补偿脱贫200户、发展教育脱贫800户,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在全面小康进程中不掉队。七是继续搞好整合培训工作,培训新型农民1.2万人,就业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2000人,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八是完善城乡养老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新建30个农村幸福院,马蹄沟和老君殿区域敬老院入住率提高到70%以上,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托。九是加大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张家湾王庄焦渠安置房、工业大道六排拆迁安置房工程建设,力争完成主体工程,马蹄沟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尽快兑现政府对群众作出的承诺。十是启动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免费WIFI建设,实现车站、广场、医院等重点区域全覆盖,让广大群众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九)继续深化经济社会领域改革。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全面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一口受理”服务模式,完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

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全面推进“营改增”。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实施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经营收益分配办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巩固村级财务审计成果,严格执行村财乡管制度,建立村级财务报账会审机制,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工作,推进民主监督。

(十)切实维护良好发展局面。以协调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稳定为基本任务,全面推进平安子洲建设。

一是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增强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教育、稳定功能。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完善司法援助服务体系,设立县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站。完成道路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县内干道、农村主要道路联网监控全覆盖。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两抢两盗”、欺行霸市、涉众型经济犯罪和网络犯罪。全力打好“三年禁毒”收官之战,保持打击涉毒犯罪的高压态势。建立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社区戒毒帮教工作新机制。

二是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制度,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加大对接访案件的跟踪督办力度。继续化解信访积案,夯实新发信访案件稳控化解责任。加强网上信访工作,实现乡镇、部门与全省信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坚决打击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强化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保障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等工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物价市场稳定工作,完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对县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廉洁型的人民政府,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着眼引领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后续工作,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强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完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推进网上审批事项办理,实现县政务服务中心与市级政务服务中心联网。提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能力。

(二)着眼服务发展,建设法治型政府。切实提高各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深入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强化综合执法与行政管理、专业执法的协调联动。加大对投资环境、食品药品、劳动保障等关系投资者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共同推进依法治县。
 (三)着眼推动发展,建设效能型政府。大力倡导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继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整治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引导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的责任机制、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和常态化的督查问责机制,扎实开展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形成主动干事、勤勉尽责的浓厚氛围。

(四)着眼保障发展,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努力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强占掠夺、吃拿卡要、贪污挪用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行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让群众过上舒心体面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令人鼓舞,美好愿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在新起点上开创新局面,在新常态下迈出新步伐,为推动“两个子洲”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