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乡村振兴/ 正文

子洲县:十项产业富民行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兴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今年以来,子洲县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富民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以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明晰产业发展重点为主线,通过十项重点行动,全面推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提供根本保障。

实施节水旱作农业发展行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培肥地力措施,加大旱作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到2025年,实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以上;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实施中药材“三品”提升行动。打造子洲黄芪药食同源品牌,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用合作,加快中药材产品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加大饮料、药茶、药膳、药粥、药酒、护肤品等大健康系列产品体系开发力度,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提高“子洲黄芪”产品知名度。到2025年,实现中药材产量15000吨,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研发以黄芪成分为主的中药材产品类别15件,中药材产业产值达到15.75亿元。

实施林果产业结构优化行动。加快苹果育苗基地、优质果品基地、贮藏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园、科技创新、品牌宣传等全产业链建设。积极扶持和培育核桃加工企业,实行统一管理、采收、烘烤、收购、销售,支持现有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25年,实现全县苹果种植总面积30万亩,苹果产量达到9万吨,核桃种植面积30万亩,核桃产量达到2.2万吨,核桃加工率达70%以上,林果产业产值达到36.5亿元。

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行动。大力推广窖贮、袋贮等青贮技术和饲草银行等经营模式,建立“标杆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的产业联合体,全面推广应用“肉羊+微生物+饲草料”生态养殖模式,建立涵盖检验检疫、交易、屠宰加工、产品开发等完整产业链,形成羊子产品展示与品尝、销售等相结合的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养殖业竞争力。到2025年,饲草种植规模60万亩,实现超细白绒山羊养殖规模达50万只,超细白绒山羊产业产值达到25.32亿元,全县以湖羊为主的肉羊饲养量达到50万只,湖羊养殖产业产值达到7.8亿元。

实施能源开发利用提升行动。采取政府、国企、社会资本联合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石油新井开发和旧井挖潜改造,全力支持延长石油产业,增加石油资源附加值,建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积极争取用气指标,培育工业转型升级新增长点。到2025年,实现天然气年产量达10亿方以上,县城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 90%以上,乡镇气化率达到 30%以上。

实施三产融合业态培育行动。深度挖掘县域文化内涵,厚植三产融合文化底蕴,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三产融合服务站,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依托大理河、淮宁河沿岸的生态园、果林园等载体,形成农业生产、乡村生活和景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到2025年,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当年达到45万人次,创建国家级4A旅游景区2家,国家级3A旅游景区2家,实现文旅产业总产值10亿元。

实施“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建设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产业化”深度融合,建立子洲县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加快培养一批商业模式新、规模体量大、辐射范围广的县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到2025年,实现电商企业达200家,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3000万元。

实施特色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行动。以苗家坪工业园区、淮宁湾农副产品加工园区、马蹄沟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园、中德国际扶贫产业园为支撑,创建省级子洲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联动协同发展的“一区四园”县域产业新格局,打造产业集群强链的新载体,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

实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有效盘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以乡镇为平台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加大农业与加工流通融合,建立完善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嵌入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探索“保底收入+股份分红”等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利益分配机制。到2025年,培育和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乡)镇3个。

实施子商回归创业兴县行动。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每年举行“子商回归创业兴县”暨招商引资引智大会,吸引在外本土企业家返乡创办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投资入股本地企业。加大对子洲籍企业家回乡创业的财政、税收、融资服务、用地保障、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子洲籍企业家和返乡人员推荐和引进国资、民资、外资企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