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统计信息/ 统计分析/ 正文

找准目标定位 奋力追赶超越 ──2016年子洲县县域经济发展监测报告

2016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按照“五个扎实”的要求,凝心聚力加快追赶超越,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快速发展,在2016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监测中位列65位,较2015年前进12位,并进入“2016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退出全省后十位。

一、2016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5.71亿元,同比增长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962元。经济总量在全省62位,较上年提升2个位次;增速28位,较上年提升45个位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位,较上年提升19个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93亿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23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55亿元,同比增长12.2%。工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全省位居41位,较上年提升31个位次;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全省位居第4位,较上年提升61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41:45.28:33.2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427万元,同比增长56.4%,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较上年提升66个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同比增长10%。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49亿元,同比增长54.8%。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较上年提升56个位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6元,增长9.3%,分别在全省居第56位和第9位,分别较上年提升7个和42个名次;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8元,增长9.2%,分别在全省居49位和2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46元,增长8.7%,分别在全省居第38位和第9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县域经济监测的33项指标中26项在全省位次较上年提升,其中提升40位以上的指标5项,提升20位以上的有10项,进入全省前10位的有6项,发展的势头强劲,亮点纷呈。

(一)农业转型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山区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果业为主,多项并举”的产业布局逐步形成,2016年底,全县高标准栽植山地苹果、核桃分别达到16.1万亩、18.2万亩,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全县羊只饲养达到56万只,大牲畜年末存栏数达到37704头,猪饲养量达到8.2万头,畜牧业产值达到4.99亿元;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力度加大,粮食产量达10.13万吨,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9.60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农业增加值12.22亿元,同比增长5.7%。

(二)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工业发展目标,支持农副产品加工发展壮大,能源转换利用成为新的增长点,程远洗煤厂投入生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4.29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增加值22.02亿元,同比增长11.2%,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在全省县域排41位,较上年提升31位。

(三)非公经济不断增强。不断完善全民创业政策,“全域子洲”创建不断提升,重点扶持农副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创业等项目,2016年全县新增“四上”企业6户,新增“四上”企业占比达到15.6%,在全省排22位。全县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2.8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92%,在全省排第6位,较上年提升2位。

(四)民生事业有效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县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81.6%,在全省排64位 ,较上年提高15位次;实施县医院改建工程,积极引进医技人员,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51人,在全省排51位;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为贫困户和城户低保户免费安装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4.7%,位列全省53位,较上年提升29个位次。

(五)社会和谐指数提高。深入开展“平安子洲”建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顿”行动,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安全生产保持良好性运行,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4.4%,在全省排28位,较上年提升28位,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亡人数0.036人,在全省排41位,较上年提升20位。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县域经济监测的33项指标看,我县进入全省前10位的有6项,10—20位为零项,21—30位有4项,31—40位为3项,41—50位有5项,51—60位有5项,61—70位为7项,处于后十位的有3项,分别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77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1位)、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比(70位)。前40位指标13项,占39.39%,后40位指标20项,占60.61%,说明我县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全省后进位次。

1、经济实力不强。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71亿元(6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962元(42位),比全省人均地区总产值38898元低6936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427万元(60位),比全省平均4.27亿元低3.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49亿元,比全省平均119.57亿元低82.08亿元。

2、服务业占比偏小。2016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5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33.3%,但与全省42.2%的占比相比,低了8.9个百分点。

3、居民收入水平偏低。2016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8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046元,与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7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40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396元相比,分别低了4358元、2672元、350元。

4、消费市场不活。2016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亿元,同比增长10.0%(64位),与全省增速12.4%相比,低了2.4个百分点。

5、城镇化水平不高。全县城镇化率为36.2%,与全省80个县平均城镇化率43.6%相比低了7.4个百分点。

6、民生、生态欠发达。与全省相比,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51位),初中毕业升学率(64位),有线电视入户率(53位),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61位),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52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1位),县域绿化覆盖率(68位),均处于全省的后进位次。

三、促发展建议

1、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需加快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建设山地苹果、核桃产业,不断扩大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规模,稳步推进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加大省级旱作农业模范建设力度,不断释放农业产能,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农业产值不断增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2、着力稳工业增长。要结合我县的资源禀赋,有条件有序释放安全高效的能源产能,要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黄芪、黄豆地理保护产品的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水平。

3、注重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要精准招商,提高招商质量。特别是针对我县的产业状况,要把能够整合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拓宽产品市场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抓民间投资,抓PPP项目的引进,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4、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大力支持全面创业工作,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全民的就业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抓好扶贫开发,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要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壮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5、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要大力推进“双包双推十覆盖”工作,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大民生投入,生态环境治理,使人民群众“居有所住,学有所上,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环境优美,路不拾遗,福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