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规划计划/ 专项规划/ 正文

子洲县“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围绕“严规划、重建设、精管理、提品味、树形象”五大主题,扩容与提质并重,规划、建设与管理并举,做精县城,做强城镇,做美农村,构建县城、重点镇、乡镇、中心村(农村示范社区)四级城乡发展体系。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第一节 提高县城建管水平

坚持“五大统筹”,突出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增强功能、增加绿景、增进文明三大品味提升为重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培育产业,集聚人气,留足发展空间,加大片区改造,建设成为山水秀美、人文厚重的优美县城。

提升规划水平。以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等法定规划为主体,编制或修订城市道路、燃气、供水、排水、通讯、公交、绿地、水系、停车场和地下管廊等各类专业规划,构建完善的县城规划体系。坚持“双苗一体”,统筹城区一河两岸及山体全局规划,统筹老城改造提升和新区布局优化,统筹布局住宅区、工业区、商贸区、文化区功能区建设,统筹城中村改制和棚户区改造。树立城市特色文化和精神风格,准确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和片区定位,加强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不图大而求精、不比酷而比美,不追华丽而争舒适。实行产、城、景同布共建,形成以产兴城,以景美城,产城互动,景城宜人,打造节约型、文化型、智慧型城市。建立并完善城市建设档案系统,强化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规划执行能力。

1.规划体系完善工程:完善地下综合管线、燃气、农贸物流市场、地下管位、县城防洪等专项规划;

2、智慧型城市建设工程:建立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提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要把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健康放在第一重要位置。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用于城市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建设新区,及早规划布局三街两侧建设空地,形成中心城区发展新亮点。有步骤地推进老城区改造,改善发展条件和居民生活环境,加强污染防护和治理,为城市发展增加新光彩。统筹各类管线实际发展需要,实施地下管廊建设工程。积极发展城市公交事业,鼓励和支持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工具。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改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5年内完成县城全部棚改任务。

1、县城地下管廊建设项目:实施双湖路、人民路、大理路、开元路、六号路、文体巷、光明路、经十一路、经七路、兴庆路、实验路、华星路、滨河路、颐和路等段新建砼地下管廊;

2、城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双湖路、人民路、大理路、经十四路、小河沟、冯家沟、何家沟、大埝渠、小埝渠、苏渠、石沟等段进行排水管网改造;

3、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经十七路、经十八路、经十路、经五路、经六路、经七路、经八路、纬五路、纬六路、纬一路建设;

4、县城改造项目:改造县城双湖街、人民街、苗家坪西街,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

5、通讯网络建设:电信5G信号全覆盖;联通4G全覆盖;

6、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国电110KV变电站建设,改造城区10KV线路;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7、城市公交项目:新增公交线路,城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0标台。

提升管理能力。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组建专门机构,制定和出台子洲县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城市执法主体不明、职能职责交叉重复问题,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创新土地经营、投融资、户籍等社会管理和项目管理以及化解各种矛盾的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BT、BOT、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加快城乡居民住房权属登记工作,促进二手住宅市场交易,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提升城市品味。按照“增强功能、增加绿景、增进文明”的思路,完成县城总体风貌特色设计,提升城市整体品味。实施县城出入口、主干道、县城中心等重要区域、地段、单体建筑美化、亮化工程。坚持生态、人文、产业三大统筹,突出城市的产业支撑和人文品质,尊重自然,记住乡愁、繁荣经济、彰显特色。突出功能定位,沿人民街、中心大街形成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双湖街形成商业贸易区,大理路南侧未开发土地形成物流、加工、仓储、建材家居区。加强城区两侧山体绿化、大理河道整治、水流观赏塑形及沿岸环境保护,形成河滨水体景观带、河堤慢行游玩带和环山生态休闲带三大绿色长廊,打造“两山绿遍,堤岸慢行,水体荡漾,全城皆景”的生态画卷。实施文体中心、文化广场、滨河十里文化长廊等县城人文提升工程。积极培育城市文化素养和道德品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1.县城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展览馆、文化广场、滨河十里文化长廊建设,主要街区以子洲历史文化、发展成就、生态建设、名人名家等为主的牌楼、雕像、栏壁展示,文化广场大型石牌楼建设;组建业余+专业的秧歌表演队,定期在县城主要广场进行表演;

2.县城人居环境优化工程:推进县城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城区棚户区改造,老城区绿化改造、新城区功能完善,城区河道治理、河道水景打造、县城周边山区的绿化亮化;

第二节 加快发展小城镇

坚持一次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统筹规划小城镇建设。坚持农田保护、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空间布局,完善电力通讯、给水排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城镇防洪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真正发挥其区域性经济社会活动中心功能。

完善全县城镇规划布局。按照“一核两轴”的布局,在“双苗一体化”建设县城的同时,以建设马蹄沟镇县级物流园区为重点,将其打造为县城副中心;围绕古镇修复,将周家硷建设为传统饮食加工、商品集散、休闲游玩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按照南川区域商贸交易集散地和重点人口聚集地的要求,加快发展老君殿镇。遵循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以大理河、淮宁河两川为城镇主轴带,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发展。

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引领功能。小城镇要成为所在区域发展的引领者和活动中心。着力在创新能力、经济影响力、宜居环境等方面实现新跨越,发挥新表率,形成一定带动作用。要立足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条件,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活跃要素、扩大交流。合理布局住宅区、工业区、商贸区和文化区等生态功能区,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为重点的五化工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加强城镇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各重点镇和建制镇,都要关心民众生活,综合推进民生事业。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全面完善生活服务功能。加强危旧房改造,加强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公共安全事故防范。用综合服务的提升,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1.周家硷街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造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等,保护古建筑;

2.老君殿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移民搬迁村、开通街道、供水、排水、供电等;

3.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马岔街道,改造旧街道等;改造槐树岔、高坪、李孝河办事处、水地湾办事处、瓜则湾办事处等地的街道,供水、排水、供电,新建商贸市场;改造电市、砖庙、何家集、裴家湾、淮宁湾等镇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帮畔等,新建农贸市场;

4.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改造配网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

5.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结合本镇资源分布、产业基础,按照特色产业发展要求,每个重点镇都提出本镇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并确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分阶段进行。

第三节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风尚美的要求,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展现地方特色,体现农家风情,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美丽乡村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家园”为目标,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提高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村落向新型村镇、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三个转变”。选择公路沿线、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村为重点建设村,每年重点打造20个左右美丽乡村重点村,到2020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重点村。

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以“统城乡、建平台、补功能”为抓手,按照“属地管理、重点整治、典型示范、标本兼治”的原则,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脏、乱、差”状况,把村庄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对以乡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和所辖旅游景区、公路、铁路沿线周边环境、村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加强水、电、路、气、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山水林田路塬坡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

乡风文明建设。以“修四德、行六礼,做文明有礼的子洲人”为载体,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大力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鼓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提升农村文明风气。

1.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确定美丽乡村建设点,按计划顺序推进;

2.美丽乡村交通提升建设工程: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与主干道及其他村、乡镇道路;

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加快撤村并村,完善所有新建大村、社区组织机构,整合资源,形成可辐射带动周边的农村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