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电子商务

做强特色产业 提升内驱动力——三川口镇阳湾村工作队妙招连出

“咱们的产品都是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在“湾上人家”直播间,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党支部书记吴瑞热情地向网友介绍。

近年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驻阳湾村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一棒接着一棒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历届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阳湾村村情实际,倒逼产业链延伸,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和村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投资金、创品牌,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阳湾村工作队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依托该村传统种植优势,最终确定了适合阳湾村发展的新路子,将小杂粮做成特色农产品。

变“输血”为“造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先后投入20万元,扶持“湾上人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发展,运用“村集体+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建立了销售额分成和村集体占股相结合的分配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标准为标准,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湾上人家”品牌成功入驻“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用工需求不断增加,创造的劳动就业岗位优先聘用监测户、脱贫户、五保户等村民30余人,增加直接经济收入20多万元、培养产品包装、家禽养殖等技术能手10余人,鼓励村民自主创业4户,联农带农效应不断辐射,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持久内生动力。

学技能、开直播,电商带货拓宽致富路

“利用直播卖货,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29个省一百多个地市区,去年总销售额就达到190多万元。”驻村工作队队员李敏兴奋地说。从零基础的探索到得心应手的直播、赢得2万多粉丝的关注,阳湾村只用了9个月时间。

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产品到农商品的转换,驻村工作队紧跟潮流,开通“湾上人家”电商平台,将阳湾村的农特产品搬进网络直播间。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技能培训、手把手指导,驻村工作队带头上镜直播,重点培养了两位农民主播。将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收高粱、挖红葱、刨红薯、掰玉米都是他们直播的现场,台前幕后忙得不可开交。

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湾上人家”网店运营逐渐步入正轨,着重在产品种类、质量、包装、销售和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注册“湾上人家”品牌logo,不断优化设计产品外包装,上架商品也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新,红葱、山地苹果、红薯、粉条等农特产品备受广大客户青睐。

教技术、包销路,扬州大鹅养出好“钱”景

今年7月,阳湾村迎来了2000只扬州鹅。提起扬州鹅养殖,该村党支部书记吴瑞赞不绝口,“扬州鹅生长周期短,成活率高,4个多月就可以出栏,是一个非常好的致富项目。”

为不断拓展发展路径,驻村工作队经过广泛调研,积极对接扬州合作企业,建成了子洲县首家扬州鹅养殖基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模式,村党支部主导,村集体负责建设基础设施,做好养殖的服务保障;村民承包经营,鹅苗和养殖成本完全由养殖户承担,按养殖数量缴纳承包费,并与扬州合作企业签订采购意向书。

投资金、教技术、包销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保姆式的服务免去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我们还将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饲草种植、庭院养殖和特色餐饮等相关产业,形成扬州鹅从养殖、销售到餐饮的全链条发展,推动形成三产融合,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和村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展望未来,驻村第一书记严闯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