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子洲/ 人文历史/ 子洲故事/ 正文

【榆林日报】红色子洲的底气在哪里

革命先驱李子洲

红色革命遗址南丰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子洲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26年,境内就有了苗家坪高小支部,1928年4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境内南丰寨召开,1934年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支队第十支队在境内成立,武装开辟了米西。1935年2月,秀延县苏维埃政权成立;1935年11月,米西苏维埃政权成立。至此,今子洲境内山区皆成为当时红色政权的地盘,并进行了有声有色的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进一步建设绥德西川,改善群众生活,保卫陕甘宁边区,1941年8月,绥德警备区在双湖峪设立绥米清安边界行政区办事处,拟在西川筹建新县。1942年9月,筹建完毕,由米脂、绥德、清涧、横山四县划地建成,设立绥西(西川)办事处(相当于一个县级政权)。1943年12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从1944年元旦起,在原绥西办事处设立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该县为子洲县”。子洲县作为党在1944年为纪念陕北革命先驱李子洲设立的县级行政区域,也是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中的县域,与党的光辉历史紧密相连,有光荣的红色基因。

境内不仅有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陕北第一次党代会会议旧址,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烈活动遗址,更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任弼时、林伯渠、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光辉足迹和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边区群众报社等办公的旧址,也培养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马文瑞和中央委员、中组部部长安子文以及中央委员、开国少将王扶之等一批将领,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有700余名子洲青壮年为革命光荣牺牲。

充满着红色的基因,彰显着革命情怀,你可知子洲有哪些值得书写、传承和弘扬的红色家底?

西北建党第一人——李子洲

李子洲,1892年12月23日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无定河畔绥德县城里一个贫苦的亦工亦农的家庭。1929年6月18日,在国民党的残酷迫害下,病逝于西安西华门监狱里。

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李子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另一说:李子洲1922年入党)。在李大钊亲自安排下离开北京回到陕西,开始了西北党的创建工作。他是陕北共产党的奠基人,也是西北建党第一人,西北革命的播火者,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

北京大学上学期间,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得意门生,由李子洲、刘天章、杨钟健和魏野畴等人创办的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与湖南新民学会都在三眼井吉安所左巷活动居住,两个协会接触频繁,常在一起开展学术思想交流活动。每天茶余饭后,便与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肖三等聚在一起谈论国家、民族、天下大事,彼此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毛泽东喜欢用《中庸》中“北方之强”这个词语,赞叹他的质朴豪爽,勇敢而坚强,言必信、行必果的北方人气质。李子洲则钦佩毛泽东等人聪颖而热忱,好学而深思,敏于事、慎于言的“南方之强”的品格。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在李子洲创办的西安中山学院工作,1985年10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子洲——传记·回忆·遗文》,他亲笔题写了书名。

1919年,李子洲最早参加了李大钊创办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五四运动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被推举为五四游行大会主席团成员,带头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等革命活动。

1924年冬,李子洲等人在绥德四师成立了陕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并帮助榆林中学和延安四中建立了党团组织,选派得意门生刘志丹等一批党团员进黄埔军校学习军事政治,派党团员到陕北军阀部队做兵运工作,发展百余名官兵加入了中共党团组织,为这支部队后来发动清涧起义打下坚强的组织基础。他还组织成立了陕北国民会议促成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军阀斗争。

1926年12月,李子洲奉调到西安参加筹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和改组国民党陕西省临时党部的工作。1927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部长。

1927年2月,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在西安成立,李子洲任执委委员,分管组织工作,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陕甘40多个县市成立了党团组织,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子洲和陕甘其他领导人一起,组织了西安人民讨蒋游行示威,还通过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向全国发出通电,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

1927年6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在陕西进行“清党”,并电令留守陕西的石敬亭逮捕李子洲等共产党人,他被迫转入地下坚持斗争。7月,中央撤销陕甘区委,成立陕西省委,李子洲当选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同年9月,兼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参与了省委对清涧、渭华、三原、旬邑等的领导决策工作。清涧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8年11月,李子洲代理中共陕西省委书记。1929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李子洲被捕入狱。面对敌人酷刑折磨,他坚贞不屈,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由于李子洲入狱前已积劳成疾,加之敌人的残酷折磨,同年6月18日在狱中病逝,时年37岁。

“我不怕死,我一个人牺牲了,还有更多的人活着,将来的社会必定是光明的,不要为我伤心掉泪。”这是烈士李子洲被捕后在狱中写信鼓舞妹妹李登岳的话。

李子洲去世后,他的学生和部下刘志丹、谢子长、高岗、习仲勋按照党的斗争方向,创造性地走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把军事运动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实行武装割据,成功地创建了陕北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到1935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成为全国土地革命时期硕果仅存的唯一根据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配合,保证了中央和红军的衣食用度,为将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工作方针中讲到“我说陕北是两个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

1998年5月,子洲县政府决定为李子洲塑像,8月10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为烈士题词“继承李子洲烈士高尚的革命精神,奋发图强,振兴子洲县”。

2000年7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为李子洲题词“一代英烈,千秋功臣”。

2001年7月2日,坐落在双湖街东头的李子洲雕像揭幕。李子洲雕像为纯白色,汉白玉雕刻而成,高5.2米,底座为花岗岩黑色板贴面。

2003年10月,中共子洲县委、子洲县人民政府在绥德李子洲故居,建立了“子洲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以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建设小康社会。

2005年,在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共同推出的《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西北革命的播火者——李子洲》专题。

2009年,由中宣部、中组部、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李子洲被推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候选人。

中共元老、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罗章龙同志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李子洲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拓荒与播种者、奠基者;党在这里扎根很深,这里的群众基础相当雄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足迹遍十一个省区,最后能得以在陕北落脚,站稳脚跟,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有它深刻的历史渊源的。仅此一点,李子洲同志就足以名垂青史了。”

子洲县因这样一位身份特殊的共产党员而得名,为他谱写了最基础的红色基因。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中枢——中共陕北特委

子洲县南丰寨是中国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也是中共陕北特委的诞生地,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到1935年2月完成光荣历史使命,中共陕北特委一直是陕北革命根据地最坚强的领导核心。

为了挽救陕北党团组织,恢复以李子洲、魏野畴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在陕北发展起来的党团组织,中共陕西省委于1928年1月4日,在召开的省委第三次全委会议上决定,成立陕北特委。选派省委委员杜衡任特派员,前往陕北组建陕北特委,并指定其为陕北特委书记,确定冯文江为农运委员协助杜衡开展工作。

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首先召开了预备会议,研究决定了陕北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议程:一、政治报告;二、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三、传达省委指示;四、讨论陕北政治、军事形势,制定陕北党的政治路线和工作任务;五、建立特委,选举特委委员。接着杜衡宣布陕北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始。出席会议的有杜衡、焦维炽、杨国栋、冯文江、师应三、李文芳、张蜀卿、柴培桂、赵通儒、景仰山、苗仰实、李登霄、周发源等十几人。白明善、马瑞生、张鸿锡因故未到。延安、延长的代表因路途遥远未到。杜衡主持大会,作了政治报告,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焦维炽为秘书,传达了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精神。报告中分析了国际、国内和陕北政治军事形势,指出白色恐怖虽然严重,但是有其薄弱环节,只有认真发动群众,革命胜利一定能实现。

会议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第三次全委会议的决定和共青团陕西省委第二次会议决定,最后宣布成立中共陕北党、团特委,选举产生中共陕北特委和共青团陕北特委的组成人员:中共陕北特委书记杜衡、组织兼农运委员冯文江、宣传委员马瑞生、军事委员杨国栋、青年委员兼团委书记焦维炽、候补委员白明善和赵通儒。

大会经过充分讨论,通过陕北政治形势与当前工作任务的决议,决定当前工作任务主要是:积蓄力量,开展斗争,恢复和建立各级机构,扩大组织,讲究秘密斗争艺术,加强对党员的训练。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普遍建立农村支部;在学校中宣传马列主义,领导学生运动,开展对反动派的斗争;在旧军队和土匪帮会中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兵运工作;在税收、船工、煤炭、脚夫和城镇工人中组织工会,领导其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

从此陕北各县党的工作由特委直接领导。所辖范围是:神木、府谷、榆林、米脂、绥德、清涧、延安和延长8个县委和县的党组织;其他横山归榆林、葭县归米脂、吴堡归绥德、延川归清涧领导;另有3个直属区委,即镇川区委、安定区委、三边区委;还有两个直属支部,即保安支部和宜川支部。共有党团员800余人。

特委的建立,统一了陕北党、团组织的领导,加快了陕北党团组织的恢复和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陕北地区的革命斗争,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使党中央在陕北有了稳定的落脚地。也为党中央从陕北根据地出发,取得全国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堡垒!

陕北特委从1928年4月成立到1935年2月撤销,在近7年时间里,中共陕北特委走过了坎坷的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地日益巩固,红色武装更加强大。先后建立了18个县委和7个区委、16个县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和区、乡各级工农政权。1935年1月,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建立起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和十几支游击支队及数百个赤卫队,成为陕北地区党、政、军、群组织的领导核心,这可以说是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不畏强暴、历经艰险、淬火成钢、破茧成蝶的过程,这一切永远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1935年2月,中共陕北特委和中共陕甘边特委在安定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北和陕甘边两块苏区的党组织和军事力量。陕北特委被撤销,完成了他光荣的历史使命。

早期共产党员的精英——西川俊杰

19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在陕北大地创建的党团组织,团结凝聚了一大批陕北热血青年,这其中就有绥德西川(今子洲境内)不少共产党员,他们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有的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成长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子洲人民的骄傲。

其中有曾担任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马文瑞,中共中央委员、中组部部长安子文,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安志文,中共中央委员、开国少将王扶之、高维嵩;子洲第一个共产党员、在银川创建宁夏第一个党的特别支部并担任特支书记的李临铭,有子洲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杜聿明将军夫人、全国政协委员曹秀清;有首任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队长拓克宽;有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主要筹办者、陕北首位到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教诲的冯文江,考取第一期黄埔军校的杜聿昌,和刘志丹一同考入黄埔军校学习的张逊谦;有曾担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的郭步岳,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的裴仰山,曾任煤炭部副部长的贺秉章,陕甘省苏维埃主席郭子清;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入党介绍人师俊伟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基因深深扎根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旅程——转战陕北在子洲

1947年3月,在国民党军进攻延安已清晰可闻的枪炮声中,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3月31日深夜,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绥德田庄出发,沿着淮宁河一路向西,来到裴家湾邱家坪村,毛主席和任弼时住在村民邱朋明家,他们围着炕桌喝着子洲的小米汤,吃着窝窝头,在陕北窑洞运筹帷幄展开了与胡宗南23万国民党正规军的战斗。

在邱家坪暂住期间,毛主席喜欢饭后散步,和周围的群众交谈,了解当地政府组织坚壁清野任务的执行情况。

在邱家坪居住的第二天,任弼时把中央机关各大队和九团的领导干部召集到邱家坪仁家峁半山腰的一条小沟里开会。他首先向大家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我们要在陕北坚持战斗,敌人爬一架山,我们也爬一架山,不消灭胡宗南匪军,我们就绝不过黄河。还讲解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留在陕北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与陕北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因为突发意外事件,4月2日,毛主席决定提前离开邱家坪。毛主席和中央机关沿着淮宁河继续溯流而上,经过老君殿,来到石油重镇何家集镇高家塔村居住一晚,4月3日凌晨出发,西进子长的南沟岔。沿着淮宁河川,毛主席踏着晨雾和朝露,即兴创作了一首边塞军旅诗歌《张冠道中》:“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在经历了一路艰难险阻和重重困难后,驻扎到了相对安全的靖边小河村。小河会议后的8月4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从横山肖家崖村出发,沿着大理河一路东进,先后经过马岔、周家硷,来到马蹄沟镇巡检司村居住4天(另一说居住1天),在这里指挥了攻打榆林的战斗。8月8日出发,沿大理河顺流而下经过双湖峪、苗家坪,前往绥德继续转战陕北历程。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的足迹踏遍了子洲南西两道大川的山山峁峁和沟沟坎坎。

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率领下,集结在子洲大、小理河川,一边整训一边待命,准备战斗。

1947年4月,周恩来副主席从河东返回绥德,在专员杨和亭陪同下,沿大理河西行,先来到苗家坪董家湾村了解备战情况、生产生活情况。晚上,在双湖峪镇县委机关听取了县委的工作汇报,就当前的形势作了现场指导。晚上在三里路居住一晚。第二天按照毛主席电报要求,沿大理河川到青阳岔、卧牛城一带汇合。

据统计,毛主席转战陕北共计一年零五天,行程1000多公里,途经12个县、数百个村镇,住过38个村,有过42家房东,涉及子洲全境,这是子洲人民的骄傲和荣光,也是子洲人民红色家底的重要篇章!

红色基因革命情怀——红色地标在子洲

1926年冬,经中共绥德地委批准,本籍共产党员苗仰实、田庆丰、贺维新在子洲县苗家坪高小创建了子洲县第一个党组织:苗家坪高小支部,从此开启了党在子洲境内有组织的革命活动。

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子洲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子洲人民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前仆后继,无私奉献,青史永垂。子洲境内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光辉的足迹,可以说,红色遗址遍布子洲南西两川。

由子洲县委安排,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普查,据统计,全县比较有影响力的红色遗址共43处,其中,重要的会议遗址、旧址有:南丰寨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苗家坪高小陕北特委第一次特别紧急扩大会议旧址、张家岔陕北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遗址、西北野战兵团马蹄沟会议旧址。

重要的战斗遗址有:高家塔战斗遗址、淮宁湾雷珠山寨高朗亭夺枪遗址、侯高山战斗遗址、三皇峁战斗遗址、三眼泉战斗遗址、高家塔战斗遗址、沙坪战斗遗址、栾硷战斗遗址、永峰山战斗遗址、吴家园则战斗遗址。

名人旧居、故居有:邱家坪毛主席旧居、高家塔毛主席旧居、巡检司毛主席旧居、三里路周恩来旧居、封家峁林柏渠旧居、马家阳湾马文瑞故居、双湖峪安子文故居、双湖峪李临铭故居。

重要的机关驻地有:黑泉沟陕北特委机关临时驻地遗址、周家圪公式冬学遗址、水浇湾中共中央西北局驻地遗址、张圪公式陕甘宁边区政府驻地旧址、张圪台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旧址、柴家圪公式边区群众报社旧址、吴家沟陕甘宁边区被服厂驻地旧址、清水沟随军医院驻地遗址、霍家渠延安行知中学驻地遗址、四旗里西北党校旧址、马蹄沟绥德军分区警备十团成立旧址。

重要活动遗址:马蹄沟十里盐湾鲁艺工作团调研遗址、张家寨张闻天土地调查遗址、水浇湾习仲勋土改纠偏调研遗址。

这些红色革命遗址、旧居是子洲红色基因的显著表征。

传奇人生军旅楷模——子洲军人风采

1927年10月,由李子洲策划组织的清涧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从此拉开了陕北地区武装夺取国民党政权的序幕。

从大革命时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子洲走出了数量可观的军事人才,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下面列举其中的一些佼佼者。

截至2020年,从子洲走出了六位少将,他们分别是高维嵩、王扶之、安鲛驹、徐作旭、王振荣、纪海亮。

1960年10月,在西藏剿匪平叛中,李忠智在战斗中打死匪首副司令哇喇嘛,荣立一等功。

1964年,西藏定结县日乌冰川爆发,栾治国带领全班战士鸣枪报警,使1500多名群众和官兵安全脱险,被西藏军区荣记集体一等功、个人一等功。1965年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在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子洲有数百位战士参加,其中有获中央军委颁发全国战斗英雄称号的共产党员庞国兴,有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获得一等功臣的共产党员柴润平、高增光、张忠飞、刘锋、栾智平等。

子洲还走出了一位传奇军人李树槐,曾为中央五大书记分别做过警卫工作,并且出色完成了保卫首长的任务。

1937年4月,周恩来副主席南下西安去参加谈判途中,遭遇土匪袭击,曹鸿都奋不顾身,勇救周恩来,立下汗马功劳。总理遗物中有一张照片,背面写着“劳山遇险,仅存四人”,曹鸿都保护周恩来功不可没。

抗日战争期间,1945年,全县三次扩兵,子洲就有556名青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2500名子洲青年参军,他们中就有700多人为国捐躯,献出宝贵的生命。

总结子洲红色家底,宣传子洲红色历史,子洲人民世世代代跟党走,为建设美丽幸福的新家园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