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刚 (1913~1985),原名光远,子洲县马岔镇牛家沟村人。9岁时在十垧坪念书,后入冯家渠小学就读,14岁时母亲病故,回家挑起了家务重担。1927年春,牛刚到神府寻找革命队伍,不久即被家人寻回,经人说情又入冯家渠小学就读。5月,他和徐登启二人被选为学校代表参加了米脂三民二中纪念红五月大会,回校后就发动学生罢课,校方甚为惊恐,动用民团出面抓人,牛刚和徐登启只好连夜跑到周家硷躲藏,不久校方开除了牛刚和徐登启二人。但牛刚的革命信念丝毫没有放松,于1932年春,在合水县找到了刘志丹的红军部队,到骑兵连当了战士,并有机会结识了谢子长。1933年春夏之间,由于陕西省委书记杜衡执行王明路线,打击刘志丹,致使陕北革命蒙受巨大损失,牛刚也遭到株连,无奈回到家中,不久与党失去了联系。对此他十分懊悔,下决心要再次寻找共产党闹革命,经多方打听,终于在安定县的杨道峁找到了谢子长。谢子长当时重病在身,听了牛刚的诉述后对他颇为赏识,当即布置任务。牛刚接受任务后,回到大理河川的大堡岔,找到了原在国民党中干过事的张五老汉,和他一起开始革命活动。
1935年春,牛刚担任省特务队队长,奔赴在各地执行任务。8月,省特务队改编为红军第二十三支队,他任支队长,同年10月,牛刚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23日,二十三支队统编为陕北游击师,牛刚调任新成立的内蒙古军分区司令员,并兼任米西苏维埃军事部长。不久因游击师师长柴俊福调离,政委魏国良叛变,牛刚又任师长兼政委。1936年春,中央派张秀山等一批干部到神府开展工作,牛刚进行周密安排,负责秘密护送其到目的地。1939年4月,牛刚担任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工委常委,1943年后,牛刚分别在关中保安纵队、东北骑兵团、东北双城纵队等军事部门任职,不论职务大小,每到一处都能按照中央的指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模范地完成任务。后随大军入关,追歼国民党残部到南方,先后在独立七团、四十七军一六0师四七八团、湖南省军区后勤部和军区政治部、中南文化速成中学校务处、第一公安学校物资保证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院务部等处任职。
1964年离休后,牛刚先后回到绥德、米脂、子洲、横山、延安、靖边和东北等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重游,讲革命传统,教育下一代要珍惜美好时光,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并协助地方党史办、县志办的人员整理史志资料,所到之处好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