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子洲/ 魅力子洲/ 文化艺术/ 正文

榆林工匠高树飞 | 专注石雕30年,有项绝活无人能比!

陕北石雕是陕北民间艺术瑰宝之一,在众多石雕中,高树飞的子洲石雕,尤其是“炕头狮子”,可谓独具一格。


学艺虽艰辛 痴心犹不改

一个午后,记者来到作坊,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跟一块石头较劲,身上沾满了打磨石头掉下的粉末,乍一看,活像行走的石雕人,这就是高树飞。

高树飞,子洲县高坪乡人,是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子洲石雕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艺将近三十年的高树飞,由衷热爱石雕工艺。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养有七个子女,根本供不起他们上学,他上了三四年学就辍学回家放羊了。仿佛是天性有灵,成日里放羊的他,常常拿着一些土块修来修去,后来又喜欢拿着土豆块雕刻着玩。直到十八岁那年,他才走上了学艺之路。

说起从艺之路,高树飞感慨万千:“那时候跟着周硷镇上的一位师傅学艺,帮着人家担水、掏粪也没什么,即使这样也学不到手艺。师傅雕刻的时候,从来不给徒弟手把手地教,只让一旁观看。我那时候特别喜欢‘炕头小狮子’,就经常站在门外偷偷看师傅怎样雕。”

炕头石狮的习俗在陕北尤其子洲由来已久。人们通常用红绳连着石狮拴住小娃娃,意在使其平安长大。过去人们认为石狮是祥瑞之物,摆放在家,有镇宅辟邪之意。炕头石狮子大不过尺、小不过寸,通常最大的也不过长十多厘米、宽八九厘米、高二十余厘米,较为普遍的长七八厘米、宽五厘米、高十厘米左右。

高树飞对石狮雕刻可谓情有独钟,仅作坊现存的小石狮就有130多件,且每一件的造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用四年多雕刻成的130多件石狮,没有勾勒任何图纸,也没模仿任何原有的作品,每一件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刻出来的。

高树飞的妻子说:“他这个人对石狮子太痴迷了,有时候半夜不睡觉,就在那瞎琢磨,只要有了点想法,就赶忙起来雕去了。从艺将近三十年了,一直是这样。”


虔心承传统 同心创新艺

高树飞曾于1990年至1996年间在周家硷镇创办树飞石雕厂,1999年起创办子洲县龙影石雕文化有限公司,十多年来销售石雕作品十万余件,有效助推了子洲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北石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仔细看过高树飞的炕头狮,无不惊叹其技艺之精巧,有的一只独秀,有的雌雄成对,有的脚踩绣球,有的口含宝珠,其造型质朴,体格丰硕,神情灵动,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曾创造出一小时挖一百颗石狮子嘴里含的小石珠、一小时刻一对小狮子的雕刻技艺,被誉为“神功石雕师”,其石雕作品曾获“大唐西市杯”陕西第三届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特别是2000年至2014年间,高树飞、刘润梅夫妇共创作出112对具有独特造型的石狮作品,该组作品曾在第十六届西洽会、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义乌旅游商品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展出后,子洲石雕大放异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青睐。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同时,高树飞、刘润梅这对石雕夫妻伉俪,还将陕北黄土文化纳入到石雕作品中,如目前已创作出的“二十四孝”、“陕北人物造像”、“三十里铺”、“十二生肖”、“五哥放羊”等石雕作品,规整不失灵动,粗犷不失细腻,技艺精湛,雕工精细,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有较强的民俗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并深刻展示了榆林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

从艺三十年来,高树飞可谓吃尽了苦头,近些年来绥德石雕的名声在外,子洲石雕几乎无人问津。但是,面对石雕工艺品走不出去的困境,尽管他也时常陷入经济困难,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他说:“我和妻子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上,为的就是能够将子洲石雕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