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进子洲>魅力子洲>民俗风情

想起老家的中秋节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轻轻爬上窗台的月儿比昨天又饱满了些,盈盈的,更加可爱起来;窗外一阵轻风吹过,传递着这个季节特有的淡淡清香;而远处秋蝉的鸣叫声,却让这月明如昼的秋夜多了几分寂聊和萧条。这样的夜晚,思乡的情绪不由得涌上心头,让我回想起老家的中秋节来。记忆中,老家的中秋节,不会是这般寂静,要热闹的多,快乐的多。

过节就是给娃娃们过!这是老家大人们嘴里常说的一句话。那是物质相对匮乏的年月,孩子们平时吃不上什么好东西,逢年过节能吃上一顿好的,便是生活中最大的乐事。所以,中秋节对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吃月饼大概就是节日的全部。一入八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做月饼了。月饼从来都是自己烘制,一口大铁锅下生上温火,用新推的面粉做成的月饼放在大锅里,人守在旁边,不时给锅底抹一层猪油,翻动一下。尽管那时的月饼馅仅仅是白糖或者红糖加芝麻,但这也足以让孩子们乐活上好一段时间。

在村里,有相互品尝月饼的习俗。月饼一出锅,主妇就端了盘子,到左邻右舍、关系亲近的人家去送;每家一般只送两个,含有好事成双的意思。被送了的人家,等自家的月饼烙好后,必然要还送过来。这些天,街坊里一定能听到一些评论了:谁家的月饼样儿好,谁家的月饼味道甜……基本都是一些夸赞的评价。即使有谁家的月饼做的不好,也不会有人当众说出的,认为这是揭人短处。我们这些孩子们才不管那么多呢,拿了月饼就跑到街上去吃。几家的孩子碰到一块了,往往会相互换着咬上对方的月饼一口,似乎别人家的东西更好吃。

中秋节的晚上,村里人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块,很少相互走动。各家院子里都支了桌子,一家人围坐桌前在月光下说说笑笑,在浓浓的亲情中吃着香甜的月饼和简单的几样水果;有日子好一点的,还可能会放上一壶酒。在我的印象中,老家的中秋节已经淡化了传统的祭月、拜月等习俗,有少数讲究的人家,也挺多是在院角悄悄燃上几柱香。而那时的我关心的当然不是这些,最关心的是临散席时的分月饼和分水果了。每当这时我会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总要将自己分到的和别人分到的数上好几遍,生怕吃了大亏。全部分完后,父母往往会让给我们弟兄一些,惹得我们心里又是一阵阵的高兴。

其实父母分到的月饼和水果,大半还是落到我们的口中。节日过后,他们舍不得吃,而是将这些食物藏了起来。等我们弟兄吃完了所分到的月饼,父母才拿出他们分到的,隔几天给会我们发一个。有时我们也会偷偷寻找食品的藏处,等父母发现了,这些吃的基本上让我们弟兄消灭光了。记得有一年过完中秋节,我挑了一颗又大又红的苹果,让母亲用线编织一个网兜装起来,白天我就把它挂在脖子上,晚上就放到自己的枕头边。如此,那苹果竟也能保存到河里结冰的时候,直到果皮变皱,香味散尽,我才会恋恋不舍的把它吃掉。

现在,社会逐渐富裕起来,相信老家人们的日子也一定过得越来越有起色,月饼和水果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但每到中秋节,我还是会突然想起那个吃水果连果核儿都舍不得扔掉的年代,想起和父母亲团坐月下,听他们谈论农事的美好时光,想起那一颗曾被我挂在脖子上变了味的苹果。也许,只有通过对曾经走过的困难岁月的回忆,才能真切体会到当今幸福生活带来的快乐。

哦,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对着已爬上窗顶的月儿,我轻声祈祷,就让我过一个和老家时一样快乐的中秋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