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子洲/ 魅力子洲/ 民俗风情/ 正文

陕北过年习俗

关于年的故事

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陕北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

进入腊月,陕北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火塔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初一吃过饭,要去父母家拜年.要带给父母体面的礼物.孩子去了,则要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奶奶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如果一家有几个儿子,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更是热闹,少不了妯娌们之间,婆媳之间亲热地说说话,或者也放松放松,玩一会麻将之类的:孩子之间也有他们的游戏与共同的话题.当然,晚上的饭就一起吃了,比年夜饭更要隆重些.媳妇们都是各显身手,儿子们也都当家做主地忙活着帮忙着,最清闲的就是老俩口和那群孩子们了.有的家庭这初一就比除夕也要看重了.不过现在的孩子一般不多,所以基本上年夜饭就都和老人一起吃了.

  初二一般是女儿携带女婿孩子一起回娘家.那礼物当然是越体面越好看的.左邻右舍都看着呢,最是女儿露脸的时候.嫁出去的女儿过的好不好,就在初二拜年的礼当与穿戴上告示着父母与邻居.照例晚饭就在娘家吃了,但是往往没有太多的排场,有缩气的老人就把剩饭热热与女儿女婿吃,还说是自己人,不要讲什么客套.当然这是以前穷日子的时候女儿的待遇,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初三初四初五就是请客的日子,或者请亲朋好友,或者请兄弟姊妹,来者或多或少都带着礼物,不能空着手.酒菜肉食多是早在年前就准备好了的.大鱼大肉每家都是一样的.初六是小年.是女儿到娘家过的一个年,也叫人情,过得也很隆重,许多做法都是过大年的重复.比如早上照样吃炸糕,晚上照样吃丰盛的饭菜,照样要挂灯笼,点长明灯,一夜不能灭.(大年的灯笼也一夜不能关).不同的是正月初六不再贴窗花、对子、门神等等,也不守岁了.女儿一般这天就住着不回去.初七是又一个初一,照样要吃扁食,和初一的一样.如果一家人女儿有几个,则这个小年又是非常重要与热闹了.
  陕北过年除了隆重的吃以外,就是玩了.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玩乐不是麻将之类的,而是闹秧歌.因为闹秧歌是很复杂很热闹的,是过年很重要的一个习俗,所以特意多写一点,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我们陕北的过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