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子洲/ 魅力子洲/ 民俗风情/ 正文

子洲集市上的牙合与捏码子

集市又称市集,是农村地区在固定地点进行的集中贸易或定期聚集且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场所。据资料记载,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由于交换规模和范围的扩大,逐步形成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在陕北的集市之上,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还属牙合和捏码子……

在笔者的记忆里,子洲县的集市都是间日集,即每隔数日举行一次的集市。如马蹄沟的集期为一、六(即农历每月逢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为集市日),双湖峪的集期是二、七,周家硷的集期是四、九……间日集的出现,是前人为了避免同日两集相犯,影响集市的交易量,遂将一个县内相邻几个乡镇的集市互相隔开,形成相邻集市不在同一天的局面。

牙合牲畜市场经纪人品质上佳的牲畜,总能引来更多的买主前来细细端详。

微信图片_20190419150755_1.jpg

旧时,一般的集市都分行业设市,各行业市又都有固定集中的营业区域。如马蹄沟常见的就有粮食市、猪羊市、骡马市、瓜菜市、煤炭市、食盐市等。

具体来说,粮食市主要经营对象为小米、豆类、面粉等;猪羊市主要经销猪、羊、兔等小牲畜;骡马市主要经销马、驴、骡、牛等大家畜;瓜菜市主要经营各种蔬菜、瓜果等;煤炭市主要经营不同产地的煤炭。而马蹄沟因地处声名远播的“十里盐湾”,盛产“小盐”(因颗粒较小而得名,以盐井卤水为原料熬制而成),故还独有食盐市,主要经营各种不同质量的食盐等。

1947年6月14日,转战陕北的报社记者汤洛在其日记上就写道:“今日逢集,周围四乡的庄稼人驴驮人背地带着农副产品,远道商贾带着货物,云集在这条窄长街道进行交易。街头的粮食市上,排满装有小米、玉米、荞麦、豌豆、黄豆、黑豆、绿豆和少许麦子的敞开黑羊毛袋和褡裢。这些五颜六色的谷物,是集市交易的重点,人们在那些粮袋前讨价还价,争议纷纷。牲畜市上有牛、马、骡子和毛驴。经纪人拖着袖筒和卖主摆摆价码,又和买主去捏合捏合,最后拍板叫价,你争他嚷,争执不休,好似打架。”

在这众多的市场中,尤以骡马市最为讲究。这不仅是因为多少年来骡马牛是农民离不了的役畜,是农民的宝贝,是相对稀少的牲畜,一般都不轻易出手;更因为其价格较高,成交不易,一般必须经过牙合(也称牙行,是市场经纪人)的协调,故常常吸引众多人的目光。

牙合,在西周时称为“质人”,西汉时称为“驵侩”,唐代名曰“牙郎”,“牙行”一词最早则见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八月中书省的咨文中。明代以来的牙行主要以经营牲畜为主,多属个体经营。但到了清朝中期,却禁止私立,据《清会典》载,清代“凡城庙衢市,山场镇集,舟车所凑,货财所聚,择民之良者,授之帖以为‘牙侩’,使之辨物平价,以通贸易。”而在陕北,大多数地方都将“牙侩”称为“牙合”。

每逢集市,身为牙合的人就早早来到骡马市,见有人牵着牲口入市后,便主动迎上来问道:“老乡,你今天拉的牲口想要个啥价呢?我可以给你帮忙,找个合适的买主。”卖主同意后,经纪人便仔细观察牲口,用“捏码子”的方式讨价还价,还当着卖主的面,指出牲口的缺点,要求降低售价。随着价格的基本商定,牙合便开始寻找买主,找到买主,待买主细心察看后,又当着卖主的面,赞扬牲口的优点,再用“捏码子”同双方商议价钱。一旦成交,卖主就要给经纪人一定的佣金。捏码子讨价还价显智慧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外流,今日陕北乡间的集市之上,早已不见了旧时人声鼎沸的场景。

所谓捏码子,就是买(卖)主和牙合两个人将自己的衣服一角拉起,或用毛巾等物为遮挡,各伸一只手进行握手式的捏码,来商定价格的一种方式。也就像打哑语一样,有一个传统的约定,什么样的指头代表什么样的数量,什么样的捏法代表什么样的出价,这虽然是一种土方法,但不愧为一种比较保险的交易手段,一是进行了保密,不公开交易的价格,保护了双方的隐私。二是为了安全考虑,不让钱财金额外露一点。因为当时信息落后,尤其是贩卖骡马的行商,要想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商业行情,只能通过专业的牙合才不至于吃大亏,所以,这种方式虽然土一些,但也十分受买卖双方的赞同,是一种可以发扬赞许的谈价方式,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爱好习惯,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

一般地说,捏码子时,食指代表一,食指、中指为二,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四,五指齐伸为五,拇指、小指为六,拇指、食指、中指成一捏为七,拇指、食指为八,食指作勾为九,捏住拳头为十。由于有一定的俗成约定,也许为了快捷,捏码子双方常常口中念念有词,“这个总数,这个零数,这个不行,这个可以”的讨价还价,一直到成交。

从事“牙合”职业的大都是街道上或附近村庄里头脑灵活的“有本事”人,其“技艺”一般也只在父子或亲朋之间相传。每逢集市交易日,能独立担当的“牙行”并不多,他们早早就在自己家里吃了饭,然后早早地进入牲口交易市场,一直“转悠”到集市散了,或多或少的“辛苦费”便也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这在旁人看来挣钱太容易了,其实一般人还是很难胜任的。

后来,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畜力逐步退出了农村生产的社会舞台,先前繁盛的骡马牛交易也越来越趋于“萧条”,少量牲口在骡马市上的交易也变得公开透明,那些曾活跃在骡马市场上的“牙合”,也不得不“失业”,无奈地成为农村集贸市场中行将消失的风景。

“牙合”是基本消失了,但农村的集市贸易还在,作为集市交易中的一种传统经纪人方式或文化符号,我们是不能忘记的,应该整理和记录这种已传承千年且极具浓郁地域特征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地方文化中一种永不灭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