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午,云淡风轻,春光明媚。我和大姐、白露一家子乘坐东阳的小车去南丰寨——中共陕北第一次会议遗址观览名胜,追寻革命前辈为新中国的诞生曾留下的足迹。我们从子洲县砖瓦厂大姐家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苗家坪,南丰山便映入眼帘:红砖青瓦,高耸的太玄宝塔,春意浓浓的古树,这是南丰山从远处给你的第一印象。
南丰寨又称南丰山位于子洲县城东南十里地的苗家坪镇,蜿蜒的大理河从南丰寨山下流淌而过。南丰山奇峰独秀,三面环水;峭壁玲珑,风景奇特;晨钟暮鼓,庄严肃穆,远远望去它就像静静地卧于群山之间一个熟睡的婴儿;或者说犹如一只正在饮水的仙鹤。当地人传说,该寨最初仅有一座古庙,后来周边村民为了避战乱、防盗贼和土匪,便在山的四周修筑了石窑、土窑百余孔,城墙1200余米,久而久之,便形成寨堡城池,故称南丰寨。旧时,南丰寨上建有许多古庙,有祖师、关帝、文昌、娘娘庙等。当年的南丰寨香火十分鼎盛,引来周边各县区百姓竞相膜拜。据史载,南丰寨于明崇祯十年为百户乔光荣所筑。清乾隆五十七年郡人刘光谦撰《州志补编南丰山记》曰:南丰寨“蜿蜒似九里山”,“窄如一步崖”,“三水潆回,前赤壁,而后项焉,四山拱秀,殿临五笏”,“为古今一大观也”。可惜,“文革”中,南丰寨的乐楼、旗杆、塑像、壁画均遭破坏,碑碣也十有九毁,使今人不能晓考山寺为何时所建。初建时期,根据一些残碑断碣的记载,应在汉初之前,那生长了近千年的参天古柏就是最好的见证。
车沿着苗家坪新街往大理河方向行五百米,过横跨大理河的南丰寨大桥就到了南丰山山脚下。这时候你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雕刻精美,高大威武的上书“天下奇观”四个大字的石牌楼。石牌楼古色古香,雕刻精美,檐角上风铃在微风中叮当作响。石牌楼看着就像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其实是用一段一段的石头与石头套起来的,没有借用一点木材或者铁钉之类的东西,石牌楼上用浮雕,镂雕,暗雕的手法雕刻着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吉祥动物。过石牌楼,你就会看到一条笔直的近乎七十五度的石台阶直指山顶。当地人叫这石台阶为“神路”,因为它通向供奉着神仙的庙宇。神路全长87.6米,宽2米,共252个台阶,梯架布局,钢筋护栏,从大理河的石畔一直延伸到山顶,宛若一架巨大的阶梯,从天而降。我们弃车步行,踏着陡峭险峻的石阶,登上山顶,不论你是第一次攀登还是多次攀登,在攀登“神路”的过程中你都会感到气喘吁吁。真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想法。好在半山腰上有供人们休息的两个凉亭,正好可以缓减一下攀登“神路”的劳累。这两个凉亭在“神路”的两边左右对称,上面雕梁画栋,凉亭是用木材相叠而成,期间也没用一根铁钉之类的东西。走到了“神路”的尽头,你也就到了南丰山上了。
紧挨着“神路”的是一座早年修建的戏楼(也叫乐楼),这是一座完全用红砖建造的拱形的建筑物,看着那高高的穹顶,你不免会疑问那薄薄的顶会不会塌下来。但是这只能说你是多虑了,这戏楼很结实,每年三月三日唱大戏,已成为妇孺皆知的风俗。多少年来,历史风云人间真情在其内上演。乐楼的正面是一大片石头砌成的专供观众观看演出用的石凳,就像剧院那一排排凳子一样,从戏楼前开始一阶比一阶高。穿过这片石台阶,便是南丰山的正殿了。在两只雄伟的石狮注视下,在两根高大的擎天柱的俯视下,你拾阶而上,穿过一个小拱门,你便站在了一个四合院式的院子里了。 院子的正面就是供奉着真武祖师的大殿,而祖师庙最为壮观。此庙坐南面北,原属砖木土石结构。南丰山这个供奉真武祖师的正殿是南丰山现存最为古老的庙宇了,正殿的门口和拱门两边的墙壁上便立着或锲着古老的碑刻,记载着南丰山的历史。进入正殿,最中间端坐着周公桃花二仙服侍的真武祖师金身,祖师面前的香案上摆着水果祭品,香案的两边是龟蛇二将,在靠墙的两边便站立着十二大元帅,什么杨杰啊,雷震子啊,托塔天王呀等。据当地人讲南丰山的祖师十分灵验,祖师院子里悬挂着的新旧匾幅就是还愿人们的点点心意。两边是新近修建的庙宇,祖师庙山门两侧分别是晨钟和暮鼓。院子的中央放着一口大铁锅,里面满满的香灰在显示着这里的香火旺盛。事实上每年的三月三庙会的时候,光靠这口大铁锅根本盛不下善男信女们的香灰,每次都是在大铁锅的周围堆积了厚厚的香灰,庙上的办事人员要不时去清理。庙会期间南丰寨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在真武祖师正殿的右前石阶上,展示着一方木牌,上面用红色黑体字写着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会议的简介。南丰寨不仅是陕北颇具特色的道教圣地,而且还是很有影响的革命遗址。1928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委和团陕北特委。1935年12月31日,中共代表赵仰甫和国民党军队八十四师高桂滋部的中校秘书马文生在南丰寨协商,达成“彼此表面对立,暗中互不侵犯”的协议。所有这些,使南丰寨在陕北革命史上占有着光辉的一页。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宣布了陕北革命转入新的时期。中共陕北特委的建立,对于领导陕北地区的革命斗争,为恢复和发展陕北党、团组织,统一陕北党、团的组织领导,使陕北的革命力量从敌人严重破坏下迅速发展起来,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所以说南丰山不仅是转战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旧址,而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子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丰寨的召开,从此揭开了南丰寨历史的新篇章。
逛完祖师大殿,从旁边的一个圆形拱门穿过,你就会看到一座青色的砖塔,这就是南丰山上的太玄塔。塔高九层,里面绘制着精美的壁画,塔顶的阁楼上还供着镀金的佛像。该塔楼始建2003年6月1日,历经一年,2004年6月30日正式落地而成,地塔角直径7m,墙直径6m,每层平均以6cm外收分(外放坡),主体高28m,塔顶高1.3m,总高29.3m,成六角形,砖混结构,耗资40多万元。外观雄伟壮观,内睹宽敞明亮,登塔而望佳山美水各领风采,六方美景近在目睹。真乃子洲塔楼一绝。顺着石阶而下,便到了太玄塔前的小广场,广场的一边是一道长长的穿廊,里面摆放着石桌石凳,是游人们休憩的好场所。太玄塔的正对面是一座阁楼,色彩鲜艳,檐角独翘。在穿廊的尽头有一排小台阶,顺着小台阶走下去,你就到了九天玄母的娘娘庙了。里面供奉着送子娘娘,求子娘娘和九天三玄母。这里是那些刚结婚的年轻男女和多年未生养的中年男女经常光临的地方。他们坚信自己对于子女美好的愿望会在这里得到实现。出娘娘庙沿着宽广平坦的水泥路面向南,便是关公庙和玉帝庙了。“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书写着一代名将的美好赞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丰寨陆续恢复原有庙宇和建筑,并新建了钟楼、鼓楼、乐楼、牌楼、神路、凉亭等。1998年3月,启动了北坡的神路和牌楼建设工程。近年,子洲县将这里辟为旅游景点。现在山上已栽上古松翠柏,奇花异草,修起小亭石凳,登山石阶排楼。南丰寨庙宇虽古老壮美,但看来思古不如赏今!南丰寨会议遗址,将会成为一部历史的教科书,激励我们不忘过去,共创未来,把我党开创的伟业千秋万代传下去。这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更因为他在陕北革命史上重要的地位而成为融历史文化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观光胜地。
站在南丰山上,空气新鲜,清风徐来,让你惊叹在这喧嚣的世间竟还有此等令人顿生心旷神怡的地方。南丰山庙宇林立,青砖黄瓦与青翠的松柏相映成趣,南丰山清静闲雅,亭台楼阁与蓝天白云相得益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使得南丰山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南丰寨确实够得上是一处休闲旅游的极好去处。这正是:
三面环水似婴柔,一览太玄上顶楼。
中共会议遗陈迹,革命红花满山留。
善男信女情满地,真武祖师复何求。
石阶登罢走廊过,偶得诗句绕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