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乡镇>政府机构>民政局>工作情况

子洲县民政局:多举措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为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时效性不强问题,子洲县民政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以实际行动助推民政惠农政策落实落细。

县民政局积极发挥社会救助政策的“托底”“补漏”作用,筑牢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全县共保障农村低保10043人、特困供养1315人、临时救助11218人次、救助孤儿34人、残疾人两项补贴7500人,发放各类保障资金7367.06万元,进一步密实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

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困难群众救助政策落实不及时的问题。县民政局从理顺低保、特困管理体制机制出发,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合理方案。经县政府研究同意,从9月1日起,将全县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审批权限由县民政局下放到各乡镇(办)人民政府,进一步压实各乡镇(办)审核审批主体责任,优化整合受理、审核、审批各个程序步骤,审批办结时限只需要20天左右,切实打通了兜底保障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时效性。

加大资金发放力度,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救助不到位的问题。不断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效率。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措施,规范临时救助管理,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共实施临时救助21156人次,累计下达临时救助资金994万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不因突发性意外事件影响基本生活。对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和过渡性生活困难,严格落实临时救助县级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级审批制度,救助金额小的临时救助由乡镇(街办)直接审批,救助额度较高的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推进救助改革,健全长效机制。积极落实将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审批权限下放至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改革事项,推行陕西民政“e救助”微信公众号,开通社会救助求助热线,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救助业务。规范完善急难对象主动发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快速响应服务等工作机制。全县27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科学细化受理、分办、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