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乡镇>街道镇乡>驼耳巷乡>工作情况

驼耳巷乡:黄芩变“黄金” 产业富农民

塞上厚土,总不负勤劳的人们。11月2日,在子洲驼耳巷乡,正当午时,驼耳巷村的山梁峁峁上,总能望见一个两个或三五成群的农户在地里挥舞着䦆头,在土地里刨。

记者顺着山路走到田间地头,问了老乡,才知道是在刨挖已经成熟的中药材黄芩。

“我们种黄芪已有十多年了,现在大概有20多亩,一年收入近3万元。”驼耳巷村种植户马继福说。

驼耳巷乡种植黄芩等中药材有着良好传统,尤其近年来,发展种植的中药材面积达到了4.2万亩,其中黄芩种植面积就有3.36万亩,是名副其实的“黄芩之乡”。

群众能生产,销路有市场。在驼耳巷镇上的一家药材加工厂里,几个工人分别在自家的岗位上忙碌着,将一把把黄芩推进加工机械,随后加工变成一片一片的药材片,之后放在地上晾晒。

“我们厂目前已经收购了3千吨。已经运出去了1千吨。”子洲县秦北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生忠说,加工厂主要就是把当地农民种的黄芩,经过初级加工,制成饮片制品,可以直接走向市场。现在全国每年需要5万吨的黄芩、中药材制品。黄芩不光是销路好,市场开发新产品比较多,所以需求量逐年增加。

虽然驼耳巷群众主要靠中药材增收,但由于黄芩种植存在重茬、土壤营养失衡、根腐病等问题,导致黄芩品质下降,造成当地产业单一,增收渠道不足。为此,驼耳巷乡提出了“黄芩湖羊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坚定做强黄芩产业不动摇,大力推进湖羊养殖产业。

“黄芩是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目前我们已经引进的两条生产线,从原来的毛货到现在的初加工,每吨可多收入2200元。所以我们有信心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子洲县驼耳巷乡党委书记拓明明说,下一步,驼耳巷乡将努力走出一条涵盖中药材业与畜牧业的长短结合、循环互补、生态有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