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子洲县电市镇赵寨村以“五级五长”机制为抓手,扎实开展“三访三问”工作,全力化解村民矛盾纠纷、维护村情和谐稳定,不断推进乡村善治水平,持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级五长防范风险,筑牢乡村治理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赵寨村落实“五级五长”机制,做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突出村民主体地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维护村民稳定安宁。
畅通民意渠道。每家每户的和谐幸福,联结成整个赵寨村的平安稳定。“五级五长”机制的核心内涵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赵寨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一是四支队伍坚持入户遍访,深入田间地头、坐在村民炕头,才能拉出知心话,了解村民所思所想;二是在镇政府领导下建立了乡镇领导-片长-村支书-组长-网格长的“五长”治理机制,网格长由素质高、肯负责、有热心的村民担任,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三是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每月排查走访“六失一偏”人员,并通过村民微信群、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渠道了解村民家庭婚恋、邻里关系等情况。
入户走访了解户情民意
探索建立村民说事堂。“五级五长”机制的方式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赵寨村结合村情实际建立村民说事堂,采用“群英断是非”工作法,邀请镇派出所、司法所干部,德高望重的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群英”,与具有矛盾纠纷的村民共同对话,通过表达诉求、讲解政策、说清道理等方式,化解村民与村民之间矛盾纠纷、村民与政府之间的误解误会。在引进总投资2400万元的长庆油田麒麟保障点项目落地过程中,村民说事堂的“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村民说事堂调解矛盾纠纷
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赵寨村按照“五级五长”机制多措并举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一是在村内主要道路口、重点公共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天候视频监控,村干部可通过系统平台实时掌握情况;二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明白人”在村民代表大会、新时代文化实践活动等场合,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村民普及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土地纠纷、借贷纠纷等法治案例,让村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三是健全赵寨村应急管理体系,将防火、防汛、地质灾害观测等责任明确到个人,通过组织应急演练让村民充分知晓应急路线和场所。
五级五长解困纾难,助力乡村治理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五级五长”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全面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赵寨村结合村情实际,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充分调动全村党员干部积极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具体行动和举措。
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强化品牌党支部建设。村党支部是村内各项事务的领导核心,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为了充分发挥“五级五长”机制作用,赵寨村创建了“阳光型”品牌党支部,一是把村内工作全部涵盖在党建引领范畴,在风险防范、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在日常工作中凸显支部引领作用,包括村内重点工作决策、矛盾纠纷调解、落实政策红利等方面,逐步形成“支部带领党员、党员带领群众”的良好局面;三是涉及集体经济分红、低保评选、村内工程项目实施等重大事件,召开四支队伍、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集体表决,在乡村治理中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节假日慰问困难群众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赵寨村落实“五级五长”机制遍访入户,强化重点人群监测预警,及时落实措施、消除风险。一是筑牢防返贫底线,赵寨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所有农户进行动态监测,每月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及时排查因病因灾等各类返贫风险,将8户24人纳入监测范围,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二是促进村民致富增收,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庭院经济项目,39户村民获得共计28.7万元的补贴,其中脱贫户为19户13.7万元;在短期产业到户补贴中,为30户村民发放380只鸡仔;三是促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运营水平,拓宽肉牛销售途径,及时研判市场发展趋势,确保存栏肉牛既能增大养殖规模、又能稳定合理销售,进一步推进强村富民;探索村集体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提升带动脱贫户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发展村集体养殖业,推进强村富民
爱心服务常态化。人民当家作主,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为了深化“五级五长”机制的服务理念,赵寨村建立了爱心服务室,为村民提供“制作寸照、互助理发、健康小屋、图书阅览、矛盾调解、产品助销、应急跑腿、教学辅导、日常代办、电子档案”十项便民利民服务,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五级五长”党员干部平时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清理手机内存、连接无线网,复印各类证件,代缴话费、电费、医保、养老保险年度认证等,并为村民提供各类申请证明材料的编辑服务,尽职尽责成为广大村民的“小秘书”,此外,“五级五长”党员干部利用走访入户为村民发放“爱心服务卡”,卡内标注联系方式,如有需要可提供上门服务。
爱心服务室的温馨和谐
五级五长凝聚人心,铸就乡村治理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赵寨村以“五级五长”机制为抓手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让村内充满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赵寨村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村规民约》,并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是由村民选举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担任监督角色,确保“一约四会”有效运行;二是设立赵寨村“红黑榜”,展示优秀村民先进事迹,公示不遵规守纪行为,引导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定期评选赵寨村“五家十星”,采取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村民评先树优,共同营造风气端正的良好氛围。
赵寨公益课堂志愿服务
以文铸魂厚植新风正气。文明乡风可以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以文铸魂更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赵寨村依托“五级五长”机制开展了系列精神文明活动。一是建立“赵寨公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自2021年以来,共召集大学生志愿者32名,服务中小学生335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并被授予“2023年度榆林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二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乡土文化运动会、放映公益电影、拉二胡唱民歌等文明实践活动,丰富赵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每月定期开展“赵寨大讲堂”,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提振村民精气神,弘扬文明新风尚。
赵寨村乡土文化运动会
想方设法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是提升文明乡风的痛点难点,赵寨村“五级五长”党员干部结合实际、软硬兼施,持续破除陈规陋习。一是坚持以《榆林市移风易俗工作手册》为依据,通过大喇叭广播、张贴横幅海报、入户宣讲等方式长期引导;二是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功能,并借助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推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念,不断提升婚丧嫁娶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三是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坚持用身边真人真事感染村民,破除盲目攀比、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
“五级五长”机制实施以来,赵寨村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调动村内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力量,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乡村善治水平大幅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有分量。